农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又称佛诞日、佛诞节等,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中国人的所有节日,都离不了吃,浴佛节也是如此。
背景:浴佛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又称佛诞日、佛诞节等,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
传说释迦牟尼佛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故后世佛教徒常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祖诞辰。
因这一天对佛教徒意义重大,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被列为公众假日。
中国人的所有节日,都离不了吃,浴佛节也是如此。跟如今统称"素斋"不同的是,在古代,浴佛节是有特定食物的。
浴佛节吃什么
食物一:指天馂馅
自唐代起,浴佛节便有信徒吃"糕糜"之俗。糕糜,就是用面粉、米粉制成的块状或团状糕点的统称。
五代时,开封人开始用"指天馂馅"当做浴佛节的食品,至北宋,"指天馂馅"渐渐替代"糕糜"成为浴佛节的节令食品。
"指天馂馅"是素包子的最早称呼。
"指天"为食物之形,含承接西天之意;"馂"为熟食,"馅"为包裹在中间的芯,是包子形成过程中初始之名。
北宋徽宗之前,是没有素包子称呼的。那时候,所有素馅包子(包括豆馅包子)统统被称作酸馅或馂馅。
后来,首都汴京城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受主流思潮的影响,认为"六贼之首"蔡京同学无能,篡权误国,是个混账草包;又因为蔡京爱吃包子,且"蔡"与"菜"同音,于是,有一天,城内卖酸馅的忽然冒出了一个新式叫卖声音:"卖一包菜、一包菜喽!"也不知道蔡京怎么得罪卖酸馅的了,反正,卖酸馅的因为恨蔡京,就把蔡京当"菜包子"卖了。从此,"一包菜"、"菜包"就成了蔡京的专有称谓。时间长了,渐渐地,菜包子、素包子代替了酸馅,成了素包子、豆馅包子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