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色餐馆品尝各地美食(2)
翠清酒家的当家菜臭鳜鱼,是湘式的,不似徽菜中由鱼自然发酵产生的浓郁味道,而是以王致和的臭豆腐腌制出的味道,从而保持了鱼肉的鲜嫩。做法上也有所不同,用青椒碎替代的臭豆干,让鱼肉同时具有了浓郁与清香的碰
翠清酒家的当家菜臭鳜鱼,是湘式的,不似徽菜中由鱼自然发酵产生的浓郁味道,而是以王致和的臭豆腐腌制出的味道,从而保持了鱼肉的鲜嫩。做法上也有所不同,用青椒碎替代的臭豆干,让鱼肉同时具有了浓郁与清香的碰撞味道。据说,在翠微店,一天仅臭鳜鱼一道菜即可卖出3万元的流水。
干锅萝卜丝是地道的湘菜干锅做法,锁住了萝卜丝的水分,又让红辣椒的味道浸入每根菜丝;还有小炒腊猪嘴,熏腊的味道浓郁,难得的是可以将猪嘴炒得韧嫩适中;小炒猪肝也是必点的一道菜,猪肝薄嫩,没有了腥气,丰富了香辣之味。
开在东四五条的新店,依然保持了低调的门脸,餐厅内却是火辣饕餮。
老坑记 尽地港城古早味
原乡人:男主人是香港着名的风水大师,所以经常打趣说,女主人才是这家店真正的老板,店里的一物一景都经过仔细揣摩,有兴趣的可以过来研习一二。
正味道: 粤菜
北京开的粤菜馆真不算少,走街串巷不时会碰到一家。大致分为两种性格:一种是走高门大户的气派排场,一种是走平民小家的温情脉脉。老坑记就属于后者,装修朴实无华,有些像七八十年代香港火车站的打扮,深咖为主色调,分为上下两层,有小四方桌也有皮卡座,其实没请什么专人设计,但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自然舒服。最逗的是门口地上还用玻璃封起了一个罗盘,看来生意好也和风水有几分关系。到店先来一盅老火靓汤,这可是南方人吃饭的规矩,尤其在大冷的冬天,进屋先喝热汤,肚子暖了,味蕾神经才能恢复工作。扫了一圈,大致有两个菜几乎桌桌必点:小炒皇和猪油捞饭。顾名思义,小炒皇这道菜是用小锅小料烹炒的,不是三尺大锅出品自然精细了些,每家小炒皇都有独到做法,但选用的材料一定要具备香口、惹味、易熟、色鲜的特点,海米选的是好质量的金钩海米,个大、饱满足可见老板对食物的讲究。一般人闻猪油就色变,其实大可不必,真应该试试这儿的捞饭古早味。猪油、米饭、鸡蛋、菜心先后下锅现场炒制,香味四溢到每个角落,就算已经肚子撑撑也忍不住再来一碗。
雅舍丽园台湾民肴 小馆子的大幸福
原乡人:台湾人,来自台湾的夫妻组合,来到北京就决定留在此地,默默经营起一间充满温馨的台湾小馆,朴实中透着幸福,吃到的不是乡愁,而是一道道感情丰富的美味佳肴。
正味道: 台湾菜
有这么一种馆子,装修不讲奢华只求温馨,菜品不为昂贵只说精致,即使它存于小区里,每天也有慕名而来的客人想尝尝这里的饭菜。我想,雅舍丽园就属于这一类餐厅。从高家园小区进去,走了一会儿才见到这家店的庐山真面目,外表看,就是一般的小区家常菜馆,其实里面也很普通,但是收拾得井井有条,很是干净,我们一进来就感到像在家一般的轻松。老板是一对台湾夫妻,女主人羞涩内敛,男主人乐观幽默,两人搭配,刚好互补。菜单上全是台湾风味,不过老板介绍,部分菜已经经过改良,因为一家子都很喜欢越南为首的东南亚风味,所以难免出现或清爽或酸辣的融合味道。下饭菜因为长相关系在台湾又叫苍蝇头,不过不用担心它的卫生质量,将皮蛋、韭菜苔、豆豉、肉末炒得极其入味,是一份道地的台湾家常小炒。锅气美食麻油鸡补身补气,说起这道美食,关键在三种材料:麻油、米酒、鸡,若能选台南的麻油、台湾的红标米酒做调料,那就更是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