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每降生25个婴儿,日后就有1人将患大肠癌。在我国,近20年来随着饮食习气改变等要素的影响,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回升,全国每年约有4.75万人死于大肠癌。
终究什么起因会导致大肠癌呢?钻研表明,饮食、环境、遗传、种族等要素都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而饮食要素、环境要素更为重要。以日本为例,20世纪50年代,日本和中国相同,属于大肠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随着战后经济还原、开展的同时,日本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日益上升。据日本癌症协会统计,1947-1978年,大肠癌的死亡率大概增加了2倍,而其他各种癌症如肺癌仅上升60%,胃癌和子宫颈癌分离下降30%和60%。
剖析其起因,第一,是脂肪饮食增加、纤维素饮食缩小所致。我国近年来城市中大肠癌发病率增加,也和饮食构造的改动有关。第二,环境和大肠癌的关系很密切。环境因素主要有:土壤中缺硒;血吸虫病的影响,在我国,血吸虫病高发区同样也是大肠癌的高发区;吸烟容易引起大肠癌。第三,就是遗传因素。约10%的大肠癌与遗传要素有关,所以,关于确诊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及散发性遗传性大肠癌的患者的后辈,要亲密追踪随访。同时,也不能无视大肠的一些称为息肉的良性肿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也有较大的机会患上大肠癌。
综上所述,有以下各种状况之一者均应看作是大肠癌的高发人群:大肠癌高发区的成人,如我国的大城市及东南沿海一带;大肠腺瘤患者,有多发性家族性腺瘤病的家族成员;以前患过大肠癌的患者;血吸虫病患者;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癌症家庭综合征的成员;盆腔承受过喷射医治者(有人报告盆腔放疗后1020年易患直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人以为,患此病者发作大肠癌的机遇比正常人高10倍。
大肠癌有何病症
大肠癌的症状和临床体现取决于肿瘤生长的部位、癌肿的大小及病期的早晚。我们能够大体将大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右半结肠,二是左半结肠,三是直肠。右半结肠内粪便水分较多,此时大便为粪汤样,到了左半结肠,粪便开端变为半固体状。直肠大概1518厘米长,粪便抵达直肠,已接近成形,并刺激四周的神经和排便肌群产生便意。所以,当大肠癌开始成长,癌肿直径小于0.5厘米时,无论成长在什么部位都多少乎无病症。但随着肿瘤长大,侵及四周正常组织、血管和神经时,则出现一系列病症。
右半结肠癌的特征
粪便在右半结肠时仍呈现半活动的稀糊状,因此不易出现由粪便摩擦癌灶而惹起的出血病症,往往是由于癌灶的坏死、脱落而引起的出血,但由于盲肠和升结肠的细小爬动,使血和稀糊状的粪便均匀混合,肉眼不易觉察。由于长期的慢性失血,而且又无明显的大便习惯扭转,患者常常由于贫血而就医。有资料表明,22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58.8%的患者血色素低于10克。随着癌肿的增大,右侧腹痛可以摸到腹部肿块,这类情况约占就诊病症的79.1%。同时,肿瘤侵及肠壁可以惹起隐痛,甚至引起肠周炎,疼痛则会逐步加重。假设呈现阵发性腹痛,则常常是伴有梗阻病症,但右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是贫血、腹块和腹痛,钡剂灌肠造影显示肠壁僵硬,充盈缺损(见左页图)。
左半结肠癌的特征
随着粪便从右半结肠进入左半结肠,由于水分的再吸收,大便由稀糊状逐步成为固体,因此由大便摩擦惹起便血的情况在左半结肠癌病例中远较右半结肠癌病例多见。由于左半结肠癌的肉眼可见的便血病症促使患者及时就医,故而长期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就不如右半结肠癌患者突出。同样,22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血色素低于10克的患者仅为38%。同时,肠梗阻惹起的阵发性腹痛,左侧结肠癌也比右侧结肠癌多见,有报告以为大约多出8倍。这主要是由于粪便干结成形,难以通过癌肿所致。所以,便血和肠梗阻是左半结肠癌的主要体现。
直肠癌的特色
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约占大肠癌病人的70%以上,直肠癌亦占全部大肠癌病人的一半以上。由于病灶较低,主要的临床体现为便血及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占直肠癌的90%,多为鲜血和暗红色血液,与大便不混,系肿瘤坏死脱落构成溃疡面后的渗血。大量出血者稀有。由于病灶刺激肠道而产生大便次数增加,多者每日可达十数次或数十次。因此,直肠癌常被当作慢性菌痢或痔疮而误诊。如果有了上述病症,应首先狐疑是否得了大肠癌,要立刻到医院,最好到专科肿瘤医院找医生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癌肿向全身各处扩散和转移,还可以出现一些晚期癌肿的症状。晚期病人可以呈现贫血、浮肿、腹水,左锁骨上呈现肿块,肝大及黄疸等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