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答:先天性巨结肠为啥难确诊?(2)
3.肛门直肠测压 直肠内测压法的确诊率可超过90%,将气球置肛门壶腹部充气,可见随内压的上升正常小儿的内括约肌开始松弛,而巨结肠患儿的内括约肌紧缩无松弛,反射本试验在新生儿可靠性略差。
争议三:八毛钱能治好病?
家长:从广州治疗归来后,目前小强能吃能拉,每天都有排便,李成昌医生使用的开塞露和石腊油等廉价药目前看来很有效果。
医院: 据了解,广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医生诊断是“先天性巨结肠未除外”,也就是说广州的医生也并未排除孩子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少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经过最初几天肠梗阻期后,可有几周甚至几个月的缓解期。所以广州的医生给予的建议也是观察后复诊。
杨六成: 先天性巨结肠如果病情轻微,可以考虑在短期进行灌肠等保守治疗,但是要根治先天型巨结肠,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手术可以选择一次手术或者分期手术进行。
1.一次手术:
目前采用的是微创新手术方式,不用开腹,只需要经过肛门入路,游离拖出扩张的结肠,然后与病变直肠一同切除,最后将直肠末端和正常功能的结肠吻合。手术可一次完成,创伤小、出血少、患儿恢复快,术后看不到手术疤痕。这种手术方法适合普通型巨结肠和短段型巨结肠患儿。
2.分期手术:
如果患儿合并严重小肠结肠炎,或者长段型巨结肠,则需要先行结肠造瘘,所以手术要分两步做。第一,先行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结肠并将正常肠管拖出固定在腹壁造一瘘口,使大便由腹壁瘘口排出,第二,待患儿3个月后再行巨结肠根治术还纳造瘘口。该手术方式分期多,患儿花费大,需要开腹。
延伸阅读:疑似巨结肠患者:延误手术导致消化道穿孔
9日下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李苏伊到深圳市妇幼保健医院外出会诊,当时该医院一个刚出生才3天的新生儿症状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腹胀。在该院做了钡灌肠后,检查出患儿结肠细小,小肠扩张,“根据这些我可以确定新生儿肠梗阻的诊断是正确的,”李苏伊说,“就考虑患儿有全结肠型巨结肠或胎缝性肠梗阻的可能。”于是,他建议家长把患儿转到儿童医院进行手术,并提出可造瘘的可能。
但是,李苏伊的建议当场就被家长拒绝,“拒绝转院和手术。”
巨结肠治疗不及时半数患儿6个月内死亡
新生儿的巨结肠是一定要治疗的,如果放任不管,患儿会因营养不良或发生结肠危象而死亡。多方资料报道显示,假如没有治疗,6个月内死亡率达50%~70%。
接受了巨结肠根治术后,绝大部分病人的大便可以控制,大便失禁很罕见。其中有10%~20%的患者在手术后还可能出现便秘,但用高纤维饮食和大便软化剂常能改善,大多数病人术后伴发的症状随年龄增长可逐步好转。因此,手术后患者还要坚持长期随访,父母还应训练患儿排便习惯,并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扩肛,以巩固远期疗效。
手术后并发症
近年来巨结肠病人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总的来说病人的存活率超过90%,但仍有很多患儿因伴发唐氏综合症死亡。比如,在手术前出现小肠结肠炎的患儿很有可能在结肠造瘘和拖出术后仍有此并发症,因此长期随访和预后很重要。
近期并发症:
1.吻合口感染、泄漏:多发于术后5-7天,患儿禁食补液和TPN(由水、糖类、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组成),无效时可进行横结肠造瘘手术;
2.尿潴留:症状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可给患儿进行局部热敷、针灸和艾蒿灸;
3.小肠结肠炎。
中远期并发症:
1.吻合口狭窄,便秘复发:一般术后两周需要开始括肛,医生也要定期随访;
2.肛门内括约肌损伤,污便、失禁:患儿可以进行排便训练,做生物反馈;
3.远期生活质量: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