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孕育宝宝是女人特有的天性,但是毕竟怀孕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情,所以孕前准爸爸们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哟,以下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孕前准爸爸必知的10大注意事项,以供各位准爸爸作为参考。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 必知孕前10大事项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1)不要在情绪压抑时怀孕
人一旦处于焦虑、抑郁和有沉重思想负担的精神状态下,其生理功能必然有所改变,不仅会影响精子或卵子的质量,而且受孕后也会因情绪的刺激而影响母体的激素分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因此当小家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最好暂时避孕。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2)不要在疲劳过度时怀孕
如新婚蜜月期及旅行途中,由于在新婚前后,男女双方为操办婚事、礼节应酬而奔走劳累,迎来送往,体力超负荷消耗,降低了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新婚蜜月时性生活频繁,也会影响精子和卵子在子宫内着床的环境,不利于优生。
而在旅行途中生活起居没有规律,大脑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加上过度疲劳和旅途颠簸,可能会影响孕卵的生长或引起受孕子宫的收缩,导致流产或先兆流产。
因此最好不要在疲劳过度时怀孕。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3)不要在患病期间受孕
因为疾病影响体质、受精卵的质量及宫内着床环境,患病期间服用的药物可能会对精子和卵子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新生儿有缺陷。
因此,夫妇双方有人患病时,要等身体康复、停药半年以上再怀孕。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4)不要高龄怀孕
怀孕时男方超过55岁或女方超过35岁被称为高龄怀孕,怀孕期间要加强监护,因为高龄孕产妇胎儿畸形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5)不要在怀孕前接触放射性物质和剧毒性物质
因为生殖细胞对X射线和剧毒物质的反应非常敏感。妇女如果孕前照射X射线,特别是腹部照射过X射线,需要等4个星期后再怀孕才比较安全。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6)初冬至初春不宜怀孕
因早孕阶段最怕病毒感染,一旦孕妇感染病毒,畸胎率会显着增高,而冬春是病毒多发及传播的季节,所以初冬至初春时期不宜怀孕。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7)孕前不要抽烟喝酒
烟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乙醇可以损害精细胞和卵细胞。经常吸烟、饮酒的妇女,最好等戒掉烟酒2~3个月后再怀孕。丈夫在妻子怀孕前1个月最好也戒掉烟酒。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8)孕前不要养猫、狗等宠物
猫、狗等宠物可能使妇女感染上各种病菌,如弓形体感染,可直接传染给胎儿,使胎儿畸形。因此,孕前不要养猫、狗等宠物。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9)不要在停用避孕药后立即怀孕
至少在停药3个月后才可怀孕,最好是停药半年后再怀孕;放置避孕环的妇女在取环后,应等来过2~3次正常月经后再怀孕,这样可以使子宫内膜和排卵功能有一个恢复适应的过程,以利于受精卵生长发育。
孕前准爸爸必知注意事项(10)不要在早产、流产和葡萄胎刮宫手术后立即受孕
妇女在早产、流产后子宫内膜受到创伤,如果立即受孕容易再度流产而形成习惯性流产,所以首次流产或早产后至少要过半年后再受孕。
葡萄胎手术治疗后,原已隐蔽在静脉丛中的滋养层细胞,经过一段时间后(多在1~2年),可重新活跃甚至发生恶性变化。
因此,对葡萄胎手术后的病人,为防止其发展成恶性葡萄胎或绒毛膜上皮癌,至少要定期随访2年,在这段时间内不能受孕。
以上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孕前准爸爸必知的10大注意事项,不要认为生孩子只是女人的事情,男人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哟。
时间:2014-08-14 07:05编辑:admin
关键词:
-
猪年或成生育高峰年?上海知名产科医院“金猪宝宝”上升两成,仅
截止到2月5日中午12点,上海红房子医院已经有17个金猪宝宝诞生,比去年狗年同比上升了近两成。红房子医院预计今年的全年的分娩量估计会超过去年,达到一个仅次于龙年的生育高峰年。[详情]
-
感冒后的饮食 喝汤有助康复
感冒后的饮食,大家都有感冒的经历,虽然不是什么大的疾病,但是,也是非常难受的,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详情]
-
想怀男宝宝吃什么合适
怀男宝宝吃什么合适?关于饮食各位准妈妈要是有挑食的,就不要太过于勉强自己。自己不喜爱的食物也不能为了生儿子而去硬咽下去,吃不下就不要去吃了...[详情]
-
女性科学饮食 养生更健康
女性科学饮食,养生更健康,优质蛋白是指容易消化吸收的蛋白,如鸡、鸭、鱼虾类、瘦肉、黄鳝、鸡蛋、豆腐、豆制品等。[详情]
-
月经过后几天能受孕 详解月经后受孕最佳时间
月经过后几天能受孕?这就要掌握女性的受孕期,月经来潮出现在排卵后第14天,这一时间间隔相对恒定,不受女性生殖周期的长度变化的影响。下面就听小编为大家详解月经后受孕最佳时间吧。[详情]
-
节育环下移有什么症状 常见的几种症状
节育环是最常用的节育用具之一。当然节育环也会有一些状况发生,比如说节育环下移,节育环下移有什么症状?下面奇丽女性网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常见的几种节育环下移的症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详情]
-
心肌缺血有什么危害 详解心肌缺血的危害及治疗
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肌缺血有什么危害?治疗方法有哪些?跟着奇丽女性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