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边摆着三张照片。照片上的人笑得很明媚,但我却不敢多看。刘建、黄蕾、马云涛,这3位媒体同行在6天内接连英年早逝。
工作,有那么危险
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眼前的视线越来越模糊,记忆力和抵抗力越来越差……当你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时,要小心了,身体已经向你亮起了黄灯。
浙江省中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高静芳告诉我们,这种似病非病的状态,在医学上称为“亚健康”。如果及时进行疏导,轻度亚健康可以缓解,但任其发展则会转成疾病,长期“过劳”还可能危及生命。
膳食失衡、运动不足、动辄熬夜,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隐形杀手。在上个月发布的“中国十大健康透支最严重的行业”名单上,制造、金融、教育、媒体、法律从业者的健康透支程度位居前五。“这些30至55岁之间的精英人群,也许拿着高工资,有让人羡慕的工作,他们雄心勃勃,争强好胜,但最终却被健康打败了。”高静芳说。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一项针对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展开的“职场人健康危险度调查”显示,在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职场人中,近三成员工血糖、血脂偏高,接近半数超重或肥胖,77%的人心肺功能低于平均水平,40%有睡眠障碍。
过劳,有没有标准
连日来,网络上关于“过劳”的讨论也让不少职场人士发出这样的疑问:“‘过劳死’有没有医学诊断标准?我应不应该换一个压力相对较小的工作?”
在高静芳看来,“过劳死”其实是一个描述社会现象的词汇,来自人们心底无奈的呼喊。“那些被指为‘过劳死’的人,往往是对身体本身存在的隐患没有重视,过度透支了健康。如果非要给工作安一个‘罪名’,只能说它充当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凶手是疾病,而非工作。
在临睡前要设定好几个叫你起床的闹钟;出差落脚后的第一件事是想办法连上网络……这是一组风靡网络的描绘上班族综合征的漫画所描述的场景。现代职场人士普遍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
“工作并不是一切,不要把生活当成战场”,高静芳说。
放松,比吃药有效
学会主动休息,其实并不难:“在午后的阳光下晒上半小时,对常常处于萎靡状态的上班族很有效果;多听古典音乐,能平复焦虑情绪;置身植物世界10秒钟,也可以带来巨大的心理放松。”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高静芳为我们开出的第二剂处方。减少熬夜,并找一种简单的锻炼方式,打球、慢跑、做操,哪怕每周少开一天车;少食油腻,多吃谷类、蔬菜和水果,切勿暴饮暴食。
高静芳还提醒,当身体不堪重负时,往往会发出一些警告信号,“比如持续发烧,很可能是结核病或其他一些感染疾病的表现,甚至有肿瘤的风险。”因此,一旦身体出现抗议,就算是小病,也要及时就诊。
参加单位体检时并没有发现异常,为什么过了不久却得了大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国际保健中心主任宋震亚认为,体检项目的制定很关键。经常看电脑的人,容易产生颈部不适,应加拍颈部正侧位X光片或MR;如有腰背、骨盆疼痛的症状,需检查骨密度,提防骨质疏松;女性除基本的体检项目外,还应该查查甲状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