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何预防传染病(3)
猩红热:猩红热由产致热毒素的a组β链球菌所致,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常在冬末春初流行。此病发病急,发病 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最初出现在耳后,颈部及上胸部,1日后蔓延至全身,典型的皮疹为皮肤充血猩红色弥漫小斑丘疹。舌为草莓样舌。口、鼻周围不充血,腋下、肘部、腹股沟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色深、间或有出血。皮疹一周内消退,第一周末至第二周开始脱皮,躯干像糠样脱屑。潜伏期1~7天。猩红热易并发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内膜炎、风湿热、肾小球肾炎。患者隔离期咽部症状消失,鼻咽分泌物培养连续2次阴性解除隔离,但自治疗起不少于7 天。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是重症,但是因为这种病毒与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力,可以合并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睾丸炎,附睾炎或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以及肾炎。有的合并症病情较重,预后也较差,因此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本病是病人或隐性感染者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一年四季都有,冬春是流行高峰。本病多见于年长儿,2岁以下的孩子发病较少见。患病者需要隔离致腮部肿胀消失为止,直接和间接接触者需要检疫(即隔离观察)21天。潜伏期最短8天,最长30天。
2007年12月29日卫生部关于印发《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麻腮风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 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接受注射后,易感人群有98%能产生麻疹抗体;96.1%产生腮腺炎抗体;99.3%产生风疹抗体。抗体水平可以维持11年以上。如果孩子在1岁半以前和7岁以前没有得过上述这三种传染病,就可以选择注射,加强3次:小学1年级、初中1年级、大学1年级。但如果得过其中的任何一种病或者接种过其中的一种疫苗,就不能注射了,可以单独选择其它两种单价疫苗接种。
以上传染病预防措施很简单,这些措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做到的:
疾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医院是交叉感染的重灾区),特别是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⑴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和洗手液认真、仔细地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要吃剩饭、剩菜。注意孩子营养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⑵ 家庭卫生: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最好每天2次,每次30分钟。要勤洗、勤晾(晒)家庭成员所有衣被,尤其是孩子的衣被。请及时清理冰箱,冰箱物品分袋放置。哺乳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和双手。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进行消毒。接触儿童前、替婴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⑶患儿家庭: 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在家中治疗服药的孩子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⑷托幼单位及小学:要做好晨间体检。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在继续上学。要立即对玩具、被褥、桌椅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防止疫情暴发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