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耐寒锻炼可预防各种疾病(2)
如果宝宝适当地少穿一些,感觉有些冷,运动后也不容易出汗;而且感觉有些冷,全身的毛孔都是收缩的,紧闭的,即使吹了冷风,也很难侵入体内,对身体的伤害就不会太大。
民间有句古话:“若要宝宝安,常带三分饥和寒”,是有道理的呵!
3、生点小病免疫力慢慢变强
重要的是要允许宝宝生一些小病,这样人体的免疫力才会慢慢地强壮起来。
如果小儿感冒后出现39.5℃以上高烧、患儿已不能喝水、患儿精神差,出现嗜睡或不易叫醒,甚至出现惊厥、患儿平静时有喉喘鸣声等的时候,请及时送医院就诊!
但是,如果小儿只是有点咳嗽、食欲不振,或伴有轻度的呕吐、腹泻,发热也不超过39℃,而且患儿的精神不错,呼吸也没有明显地增快,这时父母可以自己运用食疗和按摩的方法,帮助小儿减轻感冒的症状。
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的。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父母就可用生姜红糖水为其祛寒,在水里再加2~3段一寸长的葱白,葱白有发汗的效果。
2岁以上的宝宝发烧,父母可以帮其按摩:先搓宝宝的脚心,把热往脚下引,把脚搓热了再搓小腿,小腿搓热了再搓手、膀子、后背,最后是小儿的耳朵。按摩时要轻、要慢、要多喂宝宝喝水。
如果宝宝还持续发烧,可用温水帮他擦身,用毛巾把宝宝身体擦热、擦红,给宝宝的身体散热。
治疗顺序是,先喝葱姜红糖水,再按摩。
如果小儿发烧,手脚不冷、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黄且气味重、眼睛发红,这说明小儿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应该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小便,身体里的热才会随尿排出,体温才会下降。
孩子自己抗过去一次病,抵抗力就会增加一分,这才是孩子自己的抵抗力!
4、耐寒锻炼要适度和渐进
对寒冷的适应,医学上称为“低温习服”,也叫“冷习服”,指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使人对低温产生适应性,从而对机体产生良好的效应。
上海外籍学校的孩子中午吃冷餐,是通过“内脏器官中的温度感受器”来进行冷习服;日本幼儿园冬天穿短裤短裙,是通过皮肤的温度感受器来进行冷习服。
研究表明,适度的“冷”刺激,有助于孩子的体格发育,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
为什么呢?
原因是,人体温度感受器感觉寒冷刺激后,将兴奋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中枢为供给身体热量,以使体温上升,会调动全身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加紧产热,在这总动员下,食欲加强,消化能力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血液循环加速等,这样就会促进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都向好的方面发展。
有学者研究了冬泳人群的免疫细胞,发现人在冬泳后,体内淋巴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都比冬泳前明显增加了,这说明,“冷习服”可以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适宜的寒冷刺激,对孩子来说,就是“低温习服”,而秋冬季是进行冷习服的大好时机。那如何进行呢?
民间“春捂秋冻”这句谚语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在秋天,气温稍有下降就给孩子添上厚衣,人为造成一种恒温环境,就让孩子失去了锻炼体温调节能力的机会。
那按什么标准给孩子增添衣服好呢?可以经常摸摸孩子的鼻尖或是小手,只要不是冰凉的,就说明身体是暖和的。
而且,从秋天开始,就应该逐渐培养孩子用冷水洗手、洗脸,喝冷开水的习惯,即使到了冬天也不要放弃。
应该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秋季的清晨,气温相对要低,但却是锻炼御寒能力的好时机。即使有风有雨的日子,也要带孩子出门,让孩子的身体,在风雨中锻炼出对大自然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但是,孩子的耐寒锻炼,一定要把握“适度和渐进”两个原则——
何为适度?其标准是:接触冷环境后,宝宝的精神状态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变;宝宝脱离冷环境后,肢体皮肤的温度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自然恢复;宝宝的食量没有减少,睡眠及日常活动仍保持良好的状态。
何为渐进?那就是锻炼应该从气候温暖的季节开始,循序渐进,让孩子逐渐适应寒冷的刺激。如果想一蹴而就,急功近利,不适宜地过度地冷刺激,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