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0245.org/bbs/
http://www.0245.org/bbs/

走进台湾旅游阿里山的美景

http://www.0245.org 2013-05-15 来源:http://www.0245.org/bbs/ 点击:

走进台湾旅游阿里山的美景,过去,束腹是邹人男子的一种特殊风俗,功能是为了使胸围及腿部发达.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歌中令无数人悠然神往的阿里山少年,即是邹人的写照。过去,束腹是邹人男子的一种特殊风俗,功能是为了使胸围及腿部发达,养成健壮的体格,而如今青壮年都开始流落都市讨生活…

    全台湾邹人共有约7000多人,居住于玉山西南方,今嘉义县阿里山一带。个性沉稳,身材高大,五官英挺,是邹人的特点。一般分为北邹、南邹。北邹指居住于阿里山山脉一带及其西南部自称tsou的原住居民,南邹则是居住于高雄桃源乡的沙阿鲁人、三民乡的卡那布那布部族。

    北邹、南邹的文化特质、服饰、物质文化等接近,姓名、会所制度亦相同,语言也有半数以上相似,但他们之间仍然有差异。

    邹人的部落社会组织沿袭严格的父系氏族组织,由长老推选领袖。部落长老组成长老会议,提供咨询意见,并监督部落领袖。会所(Kuba)是邹人传统社会中处理部落事务与举行祭仪活动的场所,是部落组织的中心。会所建于部落中央,其屋顶上种有木榭栏,邹人认为木榭栏是让天神认得族人的标志。在过去,会所是未婚男子居住和接受训练的地方,是禁止女性进入的,现在已变为部落活动及男性平时休憩与闲聊之处。邹人的婚姻通常为嫁娶婚,严守一夫一妻制及外婚法则,无招赘之俗。

    过去,束腹是邹人男子的一种特殊风俗,功能是为了使胸围及腿部发达,养成健壮的体格。

    邹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以山田烧垦和狩猎为主,到了近代为农耕技术所取代。传统上以天神(hamo)为信仰中心,到了20世纪中叶,西方宗教传入,邹人的信仰文化才开始变迁,现在他们大多信奉天主教及基督教的长老会与真耶稣会两派。

    小米收获祭是属于邹人家族性的祭仪,主要祭祀小米神,每一个家族成员都必须回家,藉此强化家族的凝聚力,也可以视作邹人的过年,小米收获祭结束后,各家长便能聚集在头目家的小米祭屋开会,决定当年是否举行战祭 (Mayasvi)。战祭是邹人最为重要的部落性祭仪,整修会所、修砍神树、迎灵、娱灵、送灵等过程复杂严谨,主要是祭拜天神和战神,得到祝福。早期为了祈神保佑出征顺利,谢神恩赐出战得胜以及求神惠赐族群团结而举行该项祭典,现则只具纪念性质。

    一边是乱石险峻的悬崖绝壁,一边是随风起舞的竹枝和野花,当中巴车在蜿蜒山道上驶入白云深处的阿里山特富野邹人部落时,夕阳正把天边染成一片绚烂。

    邹人传统的竹屋茅舍基本上被掩映在绿树中的白色水泥屋取代,散落在一片缓坡上的民居前,种植着各种绽放的鲜花和结着果实的咖啡树,许多院落里还放着邹人自己制作的传统木雕。

    邹人是台湾高山族的一支。邹人主要生活在阿里山区,目前只有六千多人,传统以狩猎为主,农、渔为辅,后改以农耕为主。由于生活相对贫苦,加上交通不便,很多年轻人都到山外边上学或工作了,部落中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

    从路口放眼下望,一栋草竹结构的房屋沉浸在晚霞中。那是邹人男子接受训练的“集会所”,旁边的广场则是祭典集会之处,一棵碧绿的老榕树是邹人供奉的“神木”。

    掌灯时分,热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大家围坐在餐桌前,在一位族人的带领下,大家先向祖先祈祷:“感谢祖灵保佑远道而来的客人安全顺利上山!感谢祖灵赐予我们很好的食物!”

    阿里山邹人的待客宴,丰盛而有特色,除了山猪肉、火鸡之外,还有溪鱼、溪虾以及山苏等野菜。“舅舅”为客人们倒上邹人自酿的乳白色稻米酒,举杯表示:“欢迎远来的贵宾”。

    晚餐结束后,大家齐聚在外面棚屋的木凳上,听“舅舅”讲阿里山邹人的历史。他说,远古的时候,一只怪鳗堵塞河道,土地成海,邹人逃到玉山山顶,后来一只巨蟹用螯夹伤怪鳗,使其转身,洪水才得流泻,邹人便下山来到特富野和其他地方。

    “舅舅”年纪虽大,但记忆力极强,言语风趣幽默,从邹人在台湾的迁移过程到各种历史传说和传统,以及邹人历史上与其他族群的冲突战争,都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讲完历史,“舅舅”兴致勃勃地邀请大家到他自己的卡拉OK室唱歌。虽然部落年轻人嘲笑“舅舅”卡拉OK室的曲目“太旧、太少”,但从歌单上看,内容还算丰富,除了闽南语歌曲,还有不少大陆歌手演唱的普通话歌曲。

    在花莲的泰雅部落,在台东的阿美部落和卑南部落,在屏东的排湾部落和鲁凯部落,在阿里山的邹人部落现在遇到同一个境况:年轻人都不愿留在部落里,蜂拥到都市里去了,部落里只剩老的老,小的小。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部落多已无法靠耕作渔猎为生,如今种地的产出还不及休耕补贴。

    有调查显示,台湾少数民族家庭每户月收入3.9万元(新台币,下同),不足台湾平均水平的一半。背负家庭重荷的部落年轻人只能选择到都市里打工。有台湾媒体曾报道,台湾少数民族人口约46万人,有超过三分之一已“背井离乡讨生活”。

    然而,闯入都市后的生活并不好过,首先就是就业压力巨大。有学者分析,一方面因为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很难找到较稳定、待遇较好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台湾大量引进廉价海外劳工的直接冲击。

    据统计,目前台北县市少数民族家庭约1.2万户,实际人数至少多出一倍。他们被称作“逐工地而居的一群游牧民族”,男性多是建筑工人。这些人在台北做建筑临时工,十年前的日薪约三千元,现在只剩下一半。

上一篇:美丽威尼斯的神秘狂欢之旅
下一篇:埃塞俄比亚东方哈拉尔旅游生活


排行榜 TO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