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江南婺源赏花正当时
人间三月,芳菲来袭。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这里粉墙瓦黛、小桥流水、碧野蓝天。
行走在人间天堂
她,仿若一位灵秀的小家碧玉,眉眼粉黛,衣袂裙裾,是可以入画的,有着安逸的姿态与娴静的心思,是最美的人间三月天。
她,是明媚的,有着明媚的心思。明黄的花色洒满婺源的每一个角落,在晨曦的薄雾中,在黄昏的晚霞里,在空山新雨的清洗后,在和风丽日的抚摸下,盈盈带笑,温暖如初。那层层叠叠的油菜花万亩梯田,明亮了整个赏花的季节,晃花了人的眼。
她,是典雅的,在千年的岁月里精致地蔓延。徽风古韵、粉墙黛瓦,窄长老巷、小桥流水,以及散落其中的古老故事传说,点染了中国文人的心思。不论是“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的思溪,还是两河交汇、碧水汪汪的汪口,每一个村子都有着各异的风致与景物;不论是文风鼎盛、小桥流水的李坑,或是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严田,每一处村落都有着不同的历史与荣耀;雅致的上晓起,久远的古城,聊聊的清风似有若无地偶尔拂面而过,几丝暖意,一点春寒……
她,更是属于生活的,淳朴中似有着几分真与旧,就宛若邻家少女,豆蔻年华,在浣衣声声中,结队归家。这里的人们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古朴典雅的古村落,野趣横生的田间路,浓荫密盖的香樟树;一扇扇幽窗半启,一声声犬吠鸡鸣,一个个脚步悠闲。村后青山淡远,墨韵悠长,乡野里油菜花,梨花,桃花,悄然摇曳。田间的村子,古树荫荫,村前流水,依田园氤氲着,绿色也不那么浓,游在鼻翼间,轻轻的,只是一抹绿茶的清柔。
婺源,一个娴静的女子。1200多年来,一天一天,婺源似在,依然均匀地呼吸着。她就这样没有保留地呈现在那里,久远尘封地影像,转帙如昔,不因时变,不因物移,触动着内心深处对美好的向往及老家的记忆。在某个片段,或许能恍然间顿悟,前世今生的归宿与自由的向往。
如今,当都市的高楼大厦遮断了抬望眼,当城市的污水横流阻断了归乡路,当都市的彻夜喧嚣惊扰了安眠梦……清清的溪水,袅袅的炊烟,桃红柳绿,遍地金黄,就成了依依梦里无寻处的模样。
走吧,不要任何的犹豫,一身行装,邀上知己,我们去婺源走走,在最美的人间三月天。
三月四月 婺源赏花之旅
婺源的春天繁花似锦,黄灿灿的油菜花、洁白的梨花、粉嫩的桃花,红艳艳的杜鹃花,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将乡间装扮得热闹非凡。远山、近水、粉墙、黛瓦与花相印成趣,构成一幅幅和谐的画卷。
婺源春花最佳点:(3月中至4月上旬,田园地域的油菜花都具有观赏性)
油菜花:
东线江岭 ( 十万梯田油菜花,花期3月中旬至4月下旬)
婺源田园风光的代表。从江岭开始,公路始终在山间盘旋,从江岭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着青山,构成了一副极美的婺源乡村风光画卷。
田园风光的代表作“江岭风光”不仅是世界级摄影基地,更由于古树、河流、梯田、农舍、农作物合理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天人合一”在这里得以完美展示。
香港着名的摄影家陈复礼曾以此为主题的作品《天上人间》获得了国际摄影大赛金奖,并赞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我国着名导演冯小刚拍摄的新片《集结号》也曾到此取外景。
桃花最佳看点:
东线庆源 、江湾景区对面的梨园河桃花林(3月中至4月中旬)
梨花最佳看点:
东线江湾景区内成片梨花树,紫荆花树,盛产江湾雪梨之地;北线查平坦。(3月中至4月中旬)
杜鹃花最佳看点:
北线大鄣山;东线源头村附近的五龙山。 (4月初至5月初)
交通方式:自驾为主。(散客在县城汽车北站乘中巴车往返各景区)
景区交通地图:
住宿:景区周边私家旅社或农家
特别推荐:看满山杜鹃花,最好的方式就是上大鄣山卧龙谷乘坐索道缆车观光、摄影或登高一览无余。
购买特产:纯天然的山茶食用油,江湾雪梨。
三月四月 婺源寻古之旅
婺源古村落飞檐斗角的精巧雕刻,剥落的雕梁画栋和门楣。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面河而立,户连户,屋连屋,鳞次栉比,灰瓦叠叠,白墙片片,黑白相间,布局紧凑而典雅。门前听水响,窗外闻鸟啼。
婺源寻古之旅:
思溪延村:思溪延村民居以优雅的儒商村落景观为特色。(北线景区)
思溪延村现保留着136幢以商宅和官宅为主的古民居,一代儒商贾而好儒的风范在这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遗留的商宅大门不惜用圆雕、透雕、浮雕装饰门罩、从整体上呈现一个“商”字。而哪些古民居、古私塾无处不渗透着儒商“诚”、“信”、“义”、“仁”的文化精髓和儒商读书穷理的治学思维。思溪百寿花厅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堪称木雕精品,不仅将徽派建筑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更是儒商思想的升华与提炼。
思溪延村的古建筑有一种“集体”的美。“庭院深深深几许”,南唐诗人延巳的这一名句,常常被用来形容中国古建筑的延绵无尽。婺源乡村的民居庭院,究竟深几许?委实使身临其境的游人颇费思量。
俞氏宗祠:世界建筑艺术宝库. (东线汪口景区)
俞氏宗祠以细腻的雕刻工艺见长,凡梁枋、斗拱、脊吻、檐橡、驼峰、雀替等处均巧琢雕饰,有浅雕、深雕、圆雕、透雕形式的龙凤麒麟、松鹤柏鹿、水榭楼台、人物戏文、飞禽走兽、兰草花卉等精美图案百余组,被誉为“艺术殿堂”、“木雕宝库”。
理坑: 历史文化名村(北线景区)
理坑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
百柱宗祠: 深藏民间的“金銮殿”。 (北线景区)
黄村宗祠又名百柱宗祠,建于清康熙年间。祠堂为砖木结构,由庭院、门楼、正堂、后堂、后寝组成,面积1200平方米。正堂中央悬挂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所题“经义堂”匾额,大梁上有“鳌鱼吐云”、“龙凤呈祥”等图案,雕工十分精美。四个石基深刻“鹭鸶戏莲”、“凤戏牡丹”、“仙鹤登云”、“喜鹊含梅”纹饰。该祠的照片曾于1982年代表中国古建在法国巴黎展出。
交通方式:徒步自由行、自行车(所有的建筑艺术都需要精心、静心去观赏)
三月四月 婺源水乡之旅
走进婺源,风景好像就在你的身边。有时候车一拐弯,前方露出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民居,隐现在古树青山之间,有时候一回头,远山尽处,松竹连绵,意境悠远。
婺源的村庄,多依山傍水,溪水从村中穿过,房屋建在溪水两岸。溪水两岸人家往来。婺源的水很平静,如镜般倒映着错落的村屋,伴随着傍晚时分袅袅上升的炊烟,整个村野弥漫着一种祥和、恬静之美,犹如一幅刚描绘好的水墨画,秀丽而灵气。
婺源水乡之旅推荐:
月亮湾:最佳摄影之地,水墨桃源之地。(东线景区)
月亮湾一个弯月型的小岛、一湾碧绿的春水、遍野盛开的菜花,烟雨朦胧,如梦似幻,时不时有一叶小舟飘荡在水中央,犹如一个清新美丽温柔的江南少女,很乖很美丽很内敛的感觉,绝对是清丽脱俗,让你眼前一亮却又说不上到底哪里美。
李坑:小桥、流水、人家,江南古镇的典型。(东线景区)
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汪口:徽商古埠头。明清时期,徽州与饶州重要的商业中心和水运商埠。(东线景区)
汪口村,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光阴荏苒,曾经的繁华已远去,留下的依然是秀美和古朴。古山林、古埠头、古商业街、古巷、古祠堂和散落在十八条古巷中的众多官第、商宅、民居和书屋等各类古建筑保存完好,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
彩虹桥: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千年宋代廊桥。(北线景区)
彩虹桥建在清华村与毕家墩最佳河面上,两村依山傍水,景色如画,桥上游是笔架山,桥下游筑一道石坝,形成美丽的小西湖——留住水,留住财。廊桥与村落、青山、碧水、驿道构成了中国最美的水墨山水画。尤其是晨雾、细雨、月色下更显诗情画意,成为古人采风的地方。
彩虹桥是婺源最吸引媒体、影视人的地方
彩虹桥迄今为止,全国有上百家媒体进行过报道。她拍过电影《闪闪的红星》、《魂牵柳河镇》、《乡村女教师》、《丁香》、《我心永远》、《星火》、《来的都是客》、《梦回青河》…上海《风调雨顺中国》,于文华的《你的生命如此美丽》两部MTV主拍摄地。
摄影家、画家最有灵感的地方
每年春秋两季都聚集大批摄影家来彩虹桥创作。她的倩影遍布国内外。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展现的新金陵画派名家朱葵,就是到彩虹桥找到灵感,使他的画风有了突变,成为一代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