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0245.org/bbs/
http://www.0245.org/bbs/

旅游万泉河体验宁静的生活

http://www.0245.org 2013-05-15 来源:http://www.0245.org/bbs/ 点击:

琼海,海南岛东部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万泉河口,在21世纪初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已崛起为海南省第三大城市。怎么了解琼海?一个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一首红歌———"万泉河水清又清";一个国际会议———亚洲博鳌论坛。红色娘子军、万泉河水、博鳌,

    琼海,海南岛东部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万泉河口,在21世纪初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已崛起为海南省第三大城市。怎么了解琼海?一个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一首红歌———"万泉河水清又清";一个国际会议———亚洲博鳌论坛。红色娘子军、万泉河水、博鳌,构成了琼海的三个关键词,作为地理名词的"琼海"反而没那么出名。
    走进万泉河
    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琼海市包括十二个镇,例如琼海市政府所在地嘉积镇、着名的博鳌国际小镇等。对于"琼海市",海南民间多认"嘉积",在环海南岛高速路上行驶的大巴上,一般看到的都是"海口—嘉积"、"三亚—嘉积"的地理标识。高端人士直奔博鳌,"国际"光环下的小镇生活已经被到处树立的"封顶大吉"覆盖,这当然也包括琼海市。
    采访路上——
    黎元庆,嘉积镇新民街居民
    庞先生,琼海市旅游局工作人员
    王敏,博鳌镇"老房子"咖啡馆主人
    王阿姨,来自北京,现住博鳌
    庞启江,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
    冯锦健,琼海市阳江镇白水磉村村民
    ……
    嘉积:新民街上的"老爸茶"
    下午四点,走进嘉积镇新民街香源园茶馆,这条几百米长的街道上遍布茶馆。也许是因为炎热多雨,每家店铺都是大大通透的空间,挑顶很高;如果是在街道的夹角处,这家店铺就有完全洞开的两面,桌椅摆在大厅里、和街道连接的屋檐下,那些桌椅都泛出时间油腻的黄褐色。这条街上曾有不少骑楼。"民国时期这里建造了不少骑楼,一般二至三层,楼上住人,楼下通廊供人穿行。"新民街居民黎元庆说。通廊是热带沿海一带避风雨、遮烈日的产物,通廊下常有小摊贩或家庭排档,既方便顾客,又是街坊四邻日常聚会的公共空间。
    茶馆里每天都有一批固定的客人。有的人会从上午坐到下午,几块点心、一壶茶,可以不断续水,彼此用内地人听不懂的海南话交流时政和彩票信息。在这个和大陆不接壤的海岛上,当地人一般以"你们内地人"和"我们海南人"来区别。这种吃茶的生活,当地人说是"老爸茶",海南话指的就是中老年人。这种生活方式在海口也是一种景象。
    茶馆的经营内容、茶客的习惯,与海南的历史、海南的归侨和骑楼有关。嘉积镇是侨乡,据说民国时期,南洋各国回来的华侨陆续盖了骑楼。华侨不仅带回了资本,也将他们在东南亚一带养成的生活习惯带了回来。在热闹的骑楼街道边,少不了商家和住户休憩的地方,一些西式的茶店开始出现,经营者大多是华侨的亲属。茶店里卖的大多是甜茶,红茶、可可茶、咖啡奶,还有各种糕点。不仅归侨爱吃,本地的居民也因此喜欢并接受了这些口味。于是,这种舶来的喝茶方式,慢慢成了海南人的生活习惯。
    要上一杯咖啡奶,玻璃杯里底层白色的炼乳往上冒,和黑色的咖啡缠绕在一起,越搅动越甜,所以老板会给要咖啡奶的客人配一杯白开水,自己掌握甜的尺度。配上烤面包,抹一层黄油。这粗犷肥厚的嘉积镇的老爸茶。黎元庆1976年去广州当兵,"那里的点心啊,没有我们嘉积的风味好"。
    琼海人喜欢咖啡,这里甚至还有"咖啡祖"的说法。咖啡颗粒较粗,过去冲咖啡一般都备有过滤兜过滤咖啡渣。但是,琼海"咖啡祖"要喝的咖啡是不需要过滤的,直接冲泡。在他们心目中,咖啡渣也是珍品,应该物尽其用,不能随便倒掉白白浪费。于是,"咖啡祖"们边饮咖啡边细细咀嚼,然后慢慢吞下去,把咖啡渣当点心吃。啧啧,听起来就很痛快。
    其实,嘉积镇上可以喝老爸茶的地方也就集中在新民街了;也就在这里,还能看到残存的骑楼。琼海市的源发地嘉积镇上有五条主要街道:嘉祥街、积庆街、新民街、纪纲街、元亨街,人称"嘉积新纪元"。现在,这些街道还是嘉积人商业生活的重要场所,布满了专卖店与肯德基。街心公园是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而建造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雕塑的旁边,人来人往。
    河畔
    万泉河从嘉积镇经过。这个因为水路交通发达而兴起的渡口,在水路还没有凋敝的时候,曾是海南省东部的贸易集散地,从海口及内地运来布匹、洋纱、陶瓷等,从山里运出槟榔、木材、红藤。现在琼海市新修的万泉河路,作为景观带存在,万泉河水静静流过。晚上,嘉积镇人骑着摩托来到这里,迎着河风翩翩起舞。这里距离嘉积镇也就十分钟的路程,但似乎又相距遥远。
    和所有的开发区类似,这里有宽阔的路,稀拉的人。一侧是马赛克贴的尖顶的别墅,那是上世纪80年代"海南热"留下的烂尾楼。又过了20多年,在海南岛,人人必谈房地产。万泉河景观公园的另一侧,"封顶大吉"的横幅从楼盘高处平铺直下。琼海市旅游局庞先生说,这些楼盘大多数已经被外地人抢购一空,但是入住率不会超过10%。以异域风情包装的广告楼盘,"伊比亚河畔"?这是出自古希腊的哪个神话典故?西班牙式建筑,在伊比亚河畔,在万泉河边。
    博鳌:老房子与小洋楼
    万泉河在博鳌流入南海。博鳌镇的名气远在琼海市之上。每年在这里都有一次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之外的博鳌小镇,还有些可爱。"博鳌很小,早上农民挑着自己种的菜来菜市场、晚上男人们光着膀子划拳喝酒",还有夜市的老板会告诉你怎么挑选多汁的红椰。王敏正是看到了博鳌的可爱之处,才在这里停了下来。王敏做过编舞、旅游策划等等:"我想做一些南洋风格的,琼海文化的内容。这个地方很有说头,你去看每个村都有华侨,每个村都有骑楼,虽然大多数破坏了,但是每个村都有保留下来的骑楼和老式民居院子。"
    在博鳌镇政府对面,王敏收拾了两处老宅院,一处是典型的骑楼,然后从各处收拾"破烂"来装饰他的屋子,例如南洋风格的窗棂、摇椅、再也无法工作的缝纫机。现在这里是一处咖啡馆。"我不要做成丽江那样的,这就是琼海的、南洋风格的。"的确,这里的红茶就有很多种可以挑选。王敏刚到博鳌的时候,博鳌镇中心一带还有一些老房子,"本来想把16家的老房子做一个集体性的保存和改造,每一家都是不同的风格,但都是南洋风格,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家没法达成共识。"如今,博鳌镇上除了王敏苦心营造出来的"老房子",更多的是水泥的小洋楼。
    谁会来光顾博鳌镇的咖啡馆呢?王敏说:"准备卖房子的人和准备买房子的人,这是我现在在博鳌认识的最多的两类人。""封顶大吉"的横幅也飘荡在这里。向着海滩走,在一处施工地的外围上写着:"博鳌小镇,你的心灵故乡。"最后问王敏一句:在博鳌,你有时候会不会觉得孤独?
    海边
    博鳌的海滩上有一座妈祖庙,人不是很多。北京来的王阿姨来博鳌养生好多年了,讲起博鳌房价的变化,纯正的北京话响在妈祖庙的空荡里。当年打渔的码头现在大多作为旅游码头,只有在清晨的光晕里,大海才会露出它原本的面目。天空和大海的尽头都有一种蓝灰色的端庄,有人从大海里走来。
    然后天色大亮,远远看到有不断的游船把一批批客人送到一处洁白的沙滩。那里是玉带滩,万泉河从那里汇入南海,消失于无边。
    记者手记
    台风袭来的地理学宿命
    在海南,4月到11月,会有季节性台风光顾。人们对台风最深的印象留在1973年,嘉积镇居民黎元庆的父亲在镇上的百货公司上班,台风来了," 整个太平洋的风刮到了海南",黎元庆被压在了百货大楼地下,"一直挖到晚上十二点,才把我挖出来,我真是命大,旁边有三个大人都没了"。那次台风,嘉积镇死了100多人。
    靠近大海的土地,再风平浪静,也总会有台风。作为博鳌镇的文化人,王敏认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地理文化学的宿命。"我以前觉得琼海的文化啊,骑楼建筑很棒,要尽可能保留它。后来我不这么认为了,海南就是这样的,一年总会有至少一次台风,台风带走了很多东西,又带来雨水和肥沃的土地,一切再次开始。" 这好像是热带地区的生命成长轨迹,海南岛这座绿岛,随便丢下一粒种子,但愿它最后都能茁壮茂密。
    红色乡土
    祠堂里的革命与革命中的祠堂
    谈到海南的红色旅游,"23年红旗不倒"是被提及最多的一句话。从1927年9月全琼武装总暴动揭开琼崖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后配合野战大军渡海登陆作战,于1950年解放海南岛,"孤岛奋战,23年红旗不倒"。琼海是琼崖特委活动较多的一块区域。
    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站长庞启江说:"我们这里就是红透了的革命老区。"两年前,琼海市阳江镇江南村白水磉村村民小组后的荒坡上,杂草丛生,只有一块石碑竖立。1989年,这里就是当时的琼海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又立起石碑。但是和很多地方一样,在各种开发火热进行时,红色资源却很少进入投资者的视野。两年前,村民开始自发筹建革命旧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革命会议旧址也是白水磉村的"冯氏祠堂",当年会议就是在祠堂里召开。家族观念和宗祠文化在南方的乡村还有保留,71岁的村民冯锦健说,以前只有一片荒地的时候,一到春节,人们就在荒坡上拜祭祖先。
    相关部门看到民众自发筹建革命旧址的举动,顺水推舟,在荒坡上建起了中共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和纪念馆两座主体建筑,以"冯氏祠堂"的面貌存在。家族祠堂和革命传统融为一体,并行不悖。在祠堂里,还能够看到"缅怀革命先烈"的悼念。作为纪念馆,这里有海螺。冯锦健说,这是当年用来召集人群的;槟榔叶子做成的草鞋,先烈们在热带雨林里穿梭前进时用到的。其实这样的器物,也适合旧时热带海岛的日常生活,很多人都用到过它们。
    红色娘子军会址的骑楼栏杆
    在琼海市阳江镇,红色娘子军成立会址,是今年刚刚建设好的红色看点。王敏是这个会址广场的设计者,红砖的主体结构,旁边每个小小的石墩上都有一个红色娘子军成员的名字。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红色娘子军,虽然是艺术加工的结果,但是海南的历史上的确存在过这样一群女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虽然只存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王敏说,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会有一秒钟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女人的名字上。现实生活中的红色娘子军,没有芭蕾舞里的激昂浪漫,很多人命运多舛。所以,看到红色景点里运用骑楼中经常用到的老式栏杆,会有一些感触,女人的命运,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很难穿透那镂空雕花的一扇栏杆。
    值得一提的还有,红色娘子军成立会址所在地,也是阳江镇内园村的地,这一块地一直没有种什么经年的经济作物,而是种了生长周期很快的菠萝,好像一直在等着建设红色会址的一天。所以,红色娘子军成立会址的建设,征地这个环节进行得很顺利。现在,会址广场第一步完工了,傍晚的时候,会有村民来这里散步,有村民还说,"红军是不是又回来了"。

上一篇:去看灵修的神乎的快乐之旅
下一篇:旅游上海“妖娆之城”海滩


排行榜 TO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