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新版《红楼梦》在四川地面频道播出了最后一集不管网友如何拍砖,李少红如何“失控”,既然是翻拍经典,新版《红楼梦》就注定被推上风口浪尖。前晚,新版《红楼梦》在四川地面频道播出了最后一集。从大结局来看,和 1987年播出的旧版有很大不同。在新版中,贾府并没有像87版那样破败,宝玉、贾兰科举高中,让贾府又看到复兴的希望。结局活生生整了一出喜剧,红学家们并不买账。红学家西岭雪就认为,这完全是对红学研究的倒退。
新《红楼》
巧姐下乡没有入青楼
在新版《红楼梦》的大结局中,巧姐“出嫁”的情节占了不少篇幅。而巧姐最后也没有像87版那样堕入青楼,而是跟着刘姥姥到乡下避难。
第 50集一开始,贾环为了报复凤姐,特地为巧姐说了一门不称心的婚事,还说服了邢夫人,想赶快把巧姐嫁出去。幸亏平儿找来王夫人想办法,王夫人就找了刘姥姥前来接巧姐。最后,王夫人借计把邢夫人绊住,平儿则将巧姐打扮成佣人的样子,随着刘姥姥到乡下去了。
刘姥姥带着板儿,千里迢迢去找巧姐,最后终于在一家青楼打探到了她的消息。桌上摊着一堆银子、首饰,那贪心的老鸨心里打着小算盘。姥姥满脸堆笑:“妈妈,您就让我见一见那孩子吧?”那老鸨冰冷地吐了一句:“不行!师傅正教曲儿呢!”姥姥老泪纵横,拉起板儿:“走!咱回家,卖房子、卖地!”
红学家西岭雪:巧姐肯定被卖入了青楼,而且也是刘姥姥去救的她,这是我们研究红学的专家们都一致认可的。87版
宝钗怀上宝玉的孩子
宝玉出家后,宝钗似乎并没有太过悲伤,镇静自若,她此时已怀了宝玉的孩子。只听见丫鬟来报,宝玉考了第7名举人,贾兰也榜上有名,皇上大赦贾府,归还此前查抄的家产。
87版
87版宝钗的结局是最后被宝玉抛弃独自守寡。
红学家西岭雪:红学界有一种考证就是宝钗婚后还是处女之身,因为宝玉出于对黛玉的怀念,没有和宝钗同房,再说他们结婚的时间也不长,不可能就怀孕了。同时高鹗很封建,总是觉得应该有儿子来送终,但曹雪芹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宝玉高中贾府复兴
在新版大结局中,宝玉和贾兰去考科举是贾府的一桩大事。而这也直接减缓了贾府分崩离析的速度——成绩出来后,宝玉中了第7名,贾兰也考了第137名。皇上大悦,召贾兰面圣。而后又大赦贾府,贾珍、贾政能够继续世袭官位,而所抄贾府家产也全部赏还。
因为宝玉考试高中,让贾府从此又有了扬眉吐气的希望,这也是新旧《红楼梦》最大的区别。
此外,剧中还交代了宝玉决定出家的过程——离家去参加科考时,宝玉已经欲断尘缘,和王夫人、薛宝钗等告别时,说的都是诀别的话。不过,当时大家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等到考完试,贾兰回到家中说“二叔丢了”,众人才恍然大悟。
87版
宝玉沦为乞丐后,中秋夜提着一只花灯(黛玉留给他的唯一信物)走在桥上,没想被一队官府人马推倒在地,灯碎了(连这点最后的念想也没了)。这时湖上飘过来一只吹吹打打的花船,在船头焚香祭月的浓艳歌伎正是史湘云。
红学家西岭雪:宝玉是绝对不可能考取功名的,因为他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高鹗是个举人,按照他的人生,中举绝对是人生大事,也是他最得意的地方,所以他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强加在了宝玉的身上。同时,皇帝也不可能对贾府大赦,因为曹雪芹的父亲当时被皇帝放了,但并没有将家产归还,从这点来看,《红楼梦》中贾府也不可能得到大赦。
详诉袭人嫁给蒋玉菡
袭人是宝玉身边最重要的女人之一,新版将她嫁给蒋玉菡的前因后果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袭人本来是不肯嫁的,但是宝玉遁入空门,她又和宝玉没有名分,留在家里尴尬。宝钗和王夫人为了袭人的幸福,就让袭人家里替她做媒,找一个好人家。
袭人本想一死了之,但是怕辜负了王夫人的好意,不想死在贾府里。回到家中,又怕坏了哥哥的名声,不敢死,中间过程十分周折。等到洞房时,凭着一条猩红汗巾,蒋玉菡这才认出这是宝玉的丫鬟,两人这才慨叹人生无常。
87版
宝玉一日在一小户人家乞讨时,竟遇见了昔日的通房大丫头——袭人,只是她已嫁作他人妇。可等第二天薛宝钗前来时,已是人去楼空。
红学家西岭雪:这点我认同新版,袭人的确嫁给了蒋玉菡,但至于怎么嫁,为什么要嫁,我觉得这个大胆猜测是可以的。
主创回应>>>
编剧顾小白:增加细节更为人性化
新版《红楼梦》的编剧顾小白表示,我们这次仍然沿用120回的版本,虽然后40回评价不高,但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忠于原着。但我们也承认,后40回确实有它的问题,很多重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走向和前80回大相径庭,而且与前80回非常人性化的人物塑造相比,后40回十分表象化、脸谱化,这是高鹗与曹雪芹相比最大的败笔。
对于剧中最不靠谱的“宝玉中举”,以及贾家后来“再中兴”,“沐皇恩、延世泽”,甚至“兰桂齐芳、家道复初”,顾小白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在忠于120回原着的基础上,还想通过一些细节的设置,让后40回更为人性化,这就需要加一些细节。比如贾母为什么会变?宝钗为什么会变?肯定是有客观原因的,但同样面临一个问题——只要有加有删,就会和专家意见有所冲突。红学家的参与和监督,对我而言,一方面有一定的束缚,但更大的优势是,他们确实比我们理解得深刻、详尽,他们给出的意见确实有硬道理,让我在把握‘度’的问题上,掌握得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