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大夫齐衡论宋朝“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和宋代的后妃参政现
p1中书省厚待言官,是北宋初期传统,宋太祖得位后主张“养士”,谏官地位极高。
p2韩相公这句话很“毒”,极言中书地位被御史台压制,作为统治者深谙平衡之道,最忌讳朝中势力失衡,因此这里官家立即睁眼,是引起警觉之意
p3齐衡作为御史台代表反击“诛心”,直切其目的,不卑不亢。
p4沈国舅“因言获罪得美名”攻讦更“毒”,自古言官获罪传为美谈者众。历史学家孟森评大礼议时说”明之廷杖虽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为至荣,终身被人倾慕”。国舅这句话直接歪曲御史台反对之目的为私利,而非公心。
p5齐衡反驳堪称君子坦荡荡,直言“在其位谋其事”,忠君报国,歪理邪说不屑理会。
p6两轮攻击都挡了回来,中书拿出杀手锏
p7御史台此时提出“宰辅阿谀”,是借攻击中书指责皇帝过失。(⚠️请观众理解中书御史无私仇,齐衡韩宰更无私仇,双方争论是观点及职责不同)
p8皇帝于是退让一步,各自给了一个台阶,试图含糊过去。没想到的是御史台的耿直和太后的搅浑水。
这一段有意思的点在于北宋皇权与士人的关系,赵宋恩养士人,把文官集团看作维护统治的“自己人”,士人皆以感恩图报为念,实为共天下。
因此,士人才有这样的责任心和执着心,以纠正皇帝过失,明天下礼仪为己任,责无旁贷,九死不悔。
看这些片段的时候,应观察三方(包括皇帝)观点,如果把人物分为“好坏”就太幼稚了。
政见不同与私交无关,司马光与欧阳修互相攻击邪佞,却私交颇好,欧阳修更推举政敌为宰。
观众欣赏人物与故事也应该沉浸历史时期,了解风气,思考内在逻辑和矛盾,毕竟多思考总是对的。
另外,这几个演员都太棒了,几个回合就把北宋瞬息万变的朝堂表现出来了,人物不同性格跃然屏幕,众生相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