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多地抢棺砸棺背后 专家热评:殡葬产业化隐忧
今年夏天,江西多地方出现“抢棺砸棺”的场景:执法队进村入户,强行将村民的棺材抬走,成百上千副棺木,密密麻麻地在空地上堆积如山,挖掘机一锤一锤捣毁,一口口的棺材瞬间化为碎木。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对于国家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无外乎两个,一曰祭祀,一曰战争。祭祀与神灵和先人有关,战争则与敌人有关。普通百姓自然不会把打仗作为家庭大事,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婚丧嫁娶这样的人生大事——婚与丧,一喜一悲,正映衬着人生的悲喜剧。
国家的祭祀与个体的丧葬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围绕着它们而形成的一系列传统与风俗,对今天的人们产生了、并且仍在产生着持续的影响,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它们以及与它们有关的仪式来获得民族与家庭、家族的归属感,感受那穿透时间的血脉相连。所以,官方有祭黄帝、祭炎帝,民间则有丧葬、清明节。
今天的很多人对于与丧葬有关的一切已经有了更加理性的、现代的认识,但在一些地方,仍然有很多人对传统的丧葬模式有着近乎执拗的坚持。对于他们来说,棺材既是一个实体,也是一个象征,是死后埋葬的载体,也是入土为安的精神安慰。
如果你不认为祭祀黄帝、炎帝是迷信,也就不能武断地认定这种传统的丧葬模式是迷信。从绿色、卫生和节约土地等角度来看,它确实有改革的必要,但在观念被改变之前,相应的改革只能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蹴而就。
就这场“抢棺大战”而言,声势如此浩大且行动统一、力度空前、“成果”丰硕,其背后的驱动力恐怕并不仅仅是丧葬改革、移风易俗那么简单。
改革土葬、推行火葬并非江西所独有,实际上,这既是民政部《殡葬管理条例》中的原则性规定,也是多数省份从地方法规到实际行动都在推行的。但是,像江西这样短时间内多个县市“不约而同”地统一行动,不仅进村入户抢棺、砸棺,甚至扒坟挖棺的现象,却实属罕见。经验告诉我们,虽然这类的行动背后有相应的法规条例和地方政策作支撑,但由于极易与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发生冲突,类似的行动和风细雨者多,疾风骤雨者少,说服教育或变相“强迫”者多,简单粗暴直接硬来者少。
换言之,殡葬改革涉及民间风俗与社会稳定,实践中大都是以不激化矛盾、不发生直接冲突为上,否则既达不到改革与移风易俗的目的,在“投入产出”上也得不偿失。
那么,如果某地一定要来硬的,以疾风骤雨的形式搞殡葬改革,在决策者、行动者那里,这么做的“产出”就一定是大于“投入”的。
这里的“产出”,是被迫放弃土葬而行火葬者为火葬所花费的费用,包括遗体的运费、火化的费用、公墓的费用等等,这笔费用远高于一幅棺材和土葬的费用,是很多村民不能承受之重。这里的“投入”自然是被动员起来进村入户“抢棺砸棺”的地方官员和执法队。可是,他们又为何宁愿制造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抢棺砸棺”的大背景下,有一家注册资本2亿元、刚刚成立不久的公司——江西省殡葬投资集团,这是一个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推进殡葬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中国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的江西样板”的集团公司。
两相对照并不是要暗示什么,毕竟殡葬服务标准的提升对于老百姓而言是件好事,但是,集团化、公司化运作的殡葬改革,与出现在多地的“抢棺大战”几乎同时出现,是不是纯属巧合,还真是耐人寻味。
看不起病可以不看,上不起花钱多的好学校可以上个花费少的一般学校,但殡葬这件事却等不得,一旦有需求就得立刻想办法满足。可是,如果所谓的“标准化”就是“产业化”的代名词的话,在消灭完土葬之后会不会出现“死不起”的现象,恐怕并非杞人忧天。
如何避免重蹈一些领域“产业化”的覆辙,吸取某些领域过度“产业化”的教训,值得有关各方好好地思考一番。
而当务之急是,如何缓解因“抢棺砸棺”而导致的紧张局面、如何修补因冲突而导致不信任度增加的官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