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私人订制》上映前股市鸡飞狗跳,上映后网友骂声一片,《私人订制》真的是一部烂片嘛?冯小刚从《唐山大地震》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私人订制》将内心深处的中年危机暴露无遗。这种不愿意自我重复、谋求突破的心理危机,导致他曾经在微博里承认早就厌烦了拍电影这种表达形式。从《一九四二》开始,冯小刚努力让自己爬上民族反思者的神坛,他开始拷问这个民族到底怎么了?上回是分析历史,这次是解剖当下,可问题是胸襟视野有多大,思考的深度就有多大。《私人订制》剧本基础和互联网上的热门议题紧密联系,四场梦与现实的对应关系非常合拍:
更多最新娱乐八卦前沿资讯
冯小刚的"冯氏中国梦"四个段子可以分成了"革命梦","官场梦","雅俗梦","富裕梦",从高到低,代表了宗教(信仰)、政治、艺术、经济四大方面。对应的分别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困境:1.社会集体无信仰;2.腐败成风;3.文化产业烂俗化;4.贫富差异过大。
好家伙,这四个如此庞大的主题,居然用每一个时长不超过30分钟的短剧来表达?这要是能拍成,那只能说是冯小刚先生导演腕力实在惊人。用王朔当年评论鲁迅的原话就是:"他这信手一拈就是大师风范,为一般俗辈所不可及,可说是时代的巨眼那一刻长在他脸上。"(见王朔之《我看鲁迅》)可是这部电影真是如此么?
四个段子看下来同一个核心逻辑:就是"劝君别做梦,改啥都没戏。"《甲方乙方》里面鲜活热情喜闻乐见的青春劲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假装幽默,实则老套陈旧的道德批判和缺乏建设性的键盘"公知"腔调。
电影作为一个需要消费准入门槛和两个小时集中注意力的艺术形式,与微博的娱乐功能不同。微博可以免费狂欢、并且已经成为碎片化的社会情绪泄洪区。微博上可以调侃,可以愤怒,可以消解,可以狂狷。但是如果用140字微博思路拍120分钟的电影,这就力有不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