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九世纪中叶人类开始尝试在铁道载具上装上火炮,以达至可移动作为远程打击力量之目的。随后经过不断改良及增大火炮口径,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更达至 高峰,欧美列强均争相发展及拥有自己之铁道炮。德国由于战败关系,直至1933年纳粹党上台,不顾凡尔赛条约重整军备,更将铁道炮进行重点发展及现代化, 而K5(E)及21cm之K12(E)则为当其时最新之设计。管长21.54米口径28cm射程达60公里之K5(E)“多拉”列车炮由前后两组6轴各 12个铁道轮之平台车承载,调整主炮之射角则由炮身两旁各一组之液压装置及中央一组之液压缓冲器所负责,加上铁道上之地台转盆,使该炮可作360度旋转, 实为最有威力之机动武器。此列车炮在二次大战东西战线均有其影子,最有名之“安齐奥之役”曾给予过美军部队不少苦头。战后美军更将从“安齐奥之役”所卤获 有别名“安齐奥安妮”之称之K5(E)铁道炮用船运回美国,并安放在马利兰州之“亚巴丁”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二战德国280mm“多拉”列车炮
一战时的大贝尔莎
列车炮最早的使用记录可以追溯到1862年,同盟国使用过。之后的50年里几乎没有什么大发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开发出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列车 炮,如“Big Bertha”(大贝尔莎)。Big Bertha是一种21厘米口径远程火炮,移动力有限,一般被配置在铁路交口上的堡垒或特别军事基地内。平时停在隧道内,只在需要开火的时候驶出来。后期 型的火炮身管长36米,射程超过120KM。大贝尔莎在战争中一直处于极度保密中,隐藏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尽管法国对于“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炮火”进行过调 查,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但从没有发现过什么,一直到战后都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开发计划
1935年,重新武装的德国开始了新一代列车炮的研制计划,意图在一战时Big Bertha的经验基础上制造出移动力更强,能更有效使用的列车炮。新型号陆续开发出了24厘米口径射程20KM的Theodor Bruno K(西奥多布鲁诺 K),28厘米口径的K5E,由海军战舰主炮开发成的38厘米口径射程55.7KM的Siegfried K(E)席格佛雷德 K,80厘米口径射程47KM的著名的DORA(多拉)。28厘米口径计划最早被提出是一种利用现有的炮管和载具的方案,与21厘米口径的K12一起作为 列车炮部队的主力研发。最初的设计工作始于1934年,设计要求是达到50KM的射程。开发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之前所进行火炮理论研究所积累的经验。老牌 厂家克虏伯的设计师们拿出了方案,该方案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均衡性,很好的操作行程,有效荷载下令人满意的口径。又经过对15厘米口径型号的对比实验, 最终,,口径定为28厘米(28-cm K5(E))。该炮与之前生产所有列车炮相比无疑是最好的。
技术特点
一般来说,列车炮是由车身前后两部行动机构来承载全部重量,K5的车身前后分别有6轴。每轴荷载18 吨。而一部列车炮是由一系列的车厢构成。包括火车头,乘员车厢,补给车厢,弹药车厢等组成。
在使用中,列车炮的发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停到铁道上直接发射,另一种是固定在专门的铁道转盘上。第一门K5于1936年正式服役,之后一直持续生产直到 45年。最终产量不确定,但估计在25到28门之间。从各方面来讲,K5的设计都很经典,简洁的载具,杰出的弹药搬运设备和装弹机构,又细又长的炮身是它 呢称schlanke Bertha (苗条的贝尔莎)的来历。K5从生产到使用一直处于高度保密中。到40年2月,已有8门试生产型进入服役。其中一些在汉诺威的HANOMAG工厂制造,该 厂在之前制造过28厘米的KURZE和21厘米的LANGE BRUNO(永久的布鲁诺)设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主要是,该炮一共有12条膛线,咬合出了问题引起炸膛事故的 发生。作为解决的方法,一批有更浅膛线的的炮管投入生产。这批炮管没有再发生以前的问题,各方面都很令人满意。于是后来的生产型就采用此种炮管,并没有再 出现问题。之后,K5的生产一直在全速进行。对于K5的需求报告来自各条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