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静凝视着一幅幅画,眼睛泛湿。“在爱情与自我之间,选择何其困难。大的自我是梦想,小的自我是日常生活里的尊严。但是我知道,如果选择的是我,我必定会先选择爱情。除非这一切被逼到了尽头,我才会放弃,去找我自己。我不是才女,我没有出息,也没有特殊的天赋,但我对爱情从不灰心,我一直以为那是上天给我最好的天分。”
静静的海洋,这是伊能静的博客签名。几乎每天都有记者约见她,也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关于她的报道,但那就是她吗?近日“离婚门”带来的争论依然如狂潮,她的博客上,每天都有15万人发布留言。然而,鲜有人懂得她的内心,百动不如一静,百言不如一默。“我这样的人,在任何公共场合,不管是三次戛纳影展,还是其它的任何颁奖典礼,我的心总是很安静的。因为那些影响不到我。内心里面,我一点都不在意这些东西。今天轮到是你,明天会换作了别人,一切都会过去。”
伊能静
采访中,伊能静的手机响了,是小王子的来电。伊能静忧郁的眼神一扫而光,小王子说要来看妈妈,带上给妈妈画的新画,电话那头传出他响亮的歌唱声,这时候的伊能静无比幸福地笑,眼睛里却沁满泪花。
生命是受伤的钻石
伊能静是一个知性女人,写得一手好散文,言辞间也不时绽放出飞扬的才情。她说生命是受伤的钻石,钻石一定要经过无数切割才会发光发亮。切割的英文叫做Cut,也代表伤害。经历过无数伤害的生命,才会闪闪发光。每一个努力与伤害,都是为了让明天能够闪闪发光。
现在的伊能静,依旧爱梅子酒,爱伏特加,不拍戏的时候,依然可以跟朋友去疯玩,喝到烂醉。“我不介意摔跤或者跌倒,那都不算什么。我不像我的外表所显示的那般纤弱或者娇小,会给人带来某些错觉。”
13年爱情长跑,9年婚姻生活,个中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当两人观念出现分歧时,文字是她的释放,他不能理解,她不去驾驭也不愿接受支配。他孝念极重,她却因为他的家族负累生过离婚的念头 ——婆媳姑嫂的矛盾,曾让这个家庭多次上娱乐圈的八卦版块,婚后几个月仍无法适应的她走在路上竟迷茫得找不到方向,那个念头带来的放弃终因小哈林的降生得到了缓解。
他希望她在家相夫教子,她认为工作才是实现自我的享受……但是对于工作,两人似乎很难找到共识,一本书他看了看序就说头大;她写给他的那篇有名的《生死遗言》感动了无数人,然而他无奈地说:“干嘛两个人要比死呢!其实只要我们能开心、快乐地活着,这就足够了。”《人间四月天》热播,陆小曼和徐志摩爱的痴狂,她转身却看见他已进入梦乡……有着太多想法的伊能静试着选择了家外一处22平米的书屋作为个人天地,将对生活的种种不适和领悟独自化解,在这里,她只需忠于自我。
她不断地自我审视,她的安全感不是寄望于别人给予,她喜欢在追求中去深刻感受,哪怕是带着泪前行,也要把握住心底的需要,去经历那份过程。
《人间四月天》的成功,让人们经常把她和扮演的民初才女陆小曼划上等号,伊能静说其实自己更像张幼仪。张幼仪在跟徐志摩分手之后,非常发奋,后来成为了成功的银行家。“我也很努力要强啊,从小父母便分开了,我们家的四个孩子都比较懂事,很早就知道要强。所以我性格其实很像男孩子,很坚韧。”
她说:“我不认为人一定要从一而终,如果你爱不对人,这个忠就变成愚忠。每一个女人都有资格寻找自己的爱情,我觉得自己应该谈十几次恋爱。”
有一天,她懊恼地听见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走吧、去吧,不要没有安全感,不要以为所有一切都只有一次,所以就必须奋力地盛开。
她从来都不是幸运的孩子,有些人命中注定能有许多人围绕在身边,一切都会有人来帮忙做好;但也有一种人必须任何事都靠自己摸索,每跌倒一次才能明白一次道理,而且摔得越重越是可贵。她告诉自己这一生的每一件事都该有它的意义,要有勇气,于是半夜她搭上飞机,裹着毛毯戴上耳机,将自己远行的不安渐渐抚平。她要走时,他问:“难道有我还不足够吗?”她流着泪摇头,说必须去寻找自己,不依附任何人地活下去。
一定有光在那里
从一个叛逆的小女孩,到今天的理性睿智,伊能静说是“加法原则”让她如此茁壮地成长。“人生是累计的,你成熟不代表你不纯真,你长大不代表你不单纯。所以,人生应该是加法,不断地加进来好的东西,增加越来越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