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守身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么?(2)
“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套,已经几乎没有人在乎。但如前所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贞洁观念”,仍在少数人心目中存在,而且仅仅针对女性。这确实是一种性别歧视。所以,对于各种女性主义者来说,仍然孜孜不倦地拿“贞洁”说事,以破除“贞洁观念”作为消除性别歧视的突破口,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随着国人性观念的进一步开放,这种歧视会自然消亡,不必过于在意。
在现代社会下,每个人尤其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的“身体处置权”。尤其存在性早熟和婚龄推迟的普遍矛盾下,没有谁可以强迫谁必须“婚前守贞”。同样,身体由自己来处置,后果也要由自己来担负。所以,不管做出哪种选择,首先要做到了解各种性知识,并能够深思熟虑。
美国人鼓励婚前守贞,北欧人鼓吹性自由。区别就在于对家庭价值的看法,也导致了结果的不同。所以说,现代版的男女共同的“婚前守贞”源于对家庭价值的珍视,对固定伴侣意义的珍视。珍视家庭,这同样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看法——在中国人看来,一个好的社会是由一些好的家庭组成的。这就是“婚前守贞”在当今社会的意义所在。
保守性观念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会带来更合理的人口世代更替。这从美国与欧洲、美国内部保守州与开放州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自80年代保守主义回潮以来,美国的整体生育率从“性解放”时期1976年的1.74增加到现在的2.09左右,差不多维持世代更替的水平,而没有发生保守主义回潮、仍然崇尚性解放的欧洲,则生育率长期低迷。
对于中国而言,生育率的问题迟早也会凸显。东亚地区的超低生育率已经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澳门、香港的生育率位居倒数一、二名。从上海、北京等发展较快地区的现象来看,未来中国也难免陷入生育率显著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2.1)的境况,虽然,关于东亚的这种现象有多种解释,但若婚前性行为增加的趋势不改善,家庭的价值得不到重视,中国生育率过低的问题肯定会更加严重。
把贞洁视作一种商品,强迫女性婚前守贞,这无疑是一种邪恶。但若婚恋双方都把婚前守贞视作对家庭价值的追求,贞洁也能够成为幸福的源泉
关于守贞:
英国青少年尝禁果欧洲最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英国青少年偷尝禁果的年龄,在二十四个调查的欧洲国家中最低。近三成五的英国男孩坦承十六岁以前就做过“爱做的事”;四成的英国女孩更早熟,十五岁前就有过鱼水之欢的经验。
韩国大学生私生活愈发开放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大学生的私生活越来越开放。回答认可婚前同居或发生性关系的人占调查人数的57.6%,这一比例在逐年攀升。就发生婚前性关系前提的提问,59%的人表示“只要有爱”就可以,而不到1/4的人选择必须以结婚为前提。
日本年轻人“奉子成婚”成风
日本对于婚前性行为表现出少有的宽容。“奉子成婚”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很多人见怪不怪。
据日本厚生省统计,自2000年开始,每4对新人中,就有1对是挺着大肚子举行婚礼的。年轻新娘最兴“奉子成婚”,在19岁以下的新娘中,有81.7%都是在举行婚礼不久就入产房的。
云南将“婚前守贞”写入教材
2010年秋季新学年起,云南省的大、中学校必修课“三生教育”将贯穿一项重要内容,即“生命、爱与性的真相”。教材《今生无悔》,来自美国的爱家协会。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用书中还特别谈到了“婚前守贞”,认为这是唯一能避免怀孕和传染性病的100%有效的方法,引导青少年学会性自律,避免伤害。婚前到底要不要恪守“婚前守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