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0245.org/bbs/
http://www.0245.org/bbs/

济南趵突泉门票多少钱

http://www.0245.org 2014-01-22 来源:http://www.0245.org/bbs/ 点击:

趵突泉名列济南众泉之冠,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济南趵突泉
济南趵突泉



    门票·开放时间:

    40元/人7:00——22:00

    交通概况:

    乘坐1、5、41、49、K54、K59、K96、游66、85、101、102、103、104路可达

    趵突泉简介:

    趵突泉名列济南众泉之冠,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领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园林。

    济南被誉为泉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造成了共同的天然景观和历史人文特征。趵突泉是七十二名泉之冠,趵突泉群是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公园内泉水泛滥,有驰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等共计27处名泉。昔日趵突泉,方圆缺乏四亩,既是香火胜地,又是卖艺、说唱、占卜和摆小摊的场合,1956年正式建园,历经多少次扩建,如今面积已达10.5公顷,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具有泉水特色的城市公园。 园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沉。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留念堂与易安旧居、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留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或气势恢宏,或古朴典雅;众多名泉、碑文石刻承载了千百年来济南的历史文化和名泉文化;具有传统特征的元宵节灯会、曲山艺海、望鹤品茗、四海灯谜等活动源远流长,发展并丰硕了趵突泉的文化内涵。茶社、餐饮、摄影、工艺品、书画社等效劳设施布局合理。公园以趵突泉为核心,以观泉、赏戏、品茗为特色,发明古朴、清幽、含蓄的境界,模山范水,再现自然之美。全园共规划为18个景区。 趵突泉公园现为全国优良公园、“十佳”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点)、全国建设零碎文化效劳示范窗口,自1986年间断18年被评为省级文化单位,是海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趵突泉得名起因

    1.趵突泉早年名号冗杂,有人以其为泺水的源头,便称其为“泺”,元代的赵孟頫曾在他的《趵突泉》一诗中写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2.百姓看三道泉喷发的壮盛景观,又称之为“三股水”或“瀑流”

    3.北魏时期人们对三股泉水威猛喷发的声势生发了猛虎出闸、勇士出击的联想,于是“槛泉”之名广为流传

    4.直至北宋,曾巩以其卓异才思为这泓名泉起了日后四海传扬的名字——趵突泉。“趵”是跳跃的 意思,“突”是突出的样子,“趵突’二字传神地抒发了泉水日夜喷涌跳跃而出的景象。

    周边揽胜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留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留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启功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沉,成为海内外著名的旅行胜地。

    观澜亭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锁式,形制讲究,为历代文人称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洲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著称。

    柳絮泉

    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李清照纪念堂之南,漱玉泉东侧,属于“趵突泉泉群”。据《历城县志》卷八“山水考·三”转引旧《志》记载,曰:“柳絮泉,在今线泉东南角,泉沫纷纷,如絮飞舞”,故名“柳絮”。往昔,泉四周垂柳成荫。春日,岸上柳絮扬扬飞舞,水中泉沫翻动如絮,泉水与垂柳相映成趣,令人陶醉。明晏璧曾赋诗曰:“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冷冷。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诗中正是对此风景的赞咏。该泉现泉池系于1956年新砌而成。泉池呈长方形,长3.5m,宽2.3米,深1.5米,池于1980年题写。泉边柳树成荫,池水明澈见底,长流不竭。水中游鱼可数。夏日乘凉观景,堪称佳境。[2]

    金线泉

    老金线泉,即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的“金线泉”。它位于趵突泉东北侧,尚志堂与鱼展馆之间。泉池呈长方形,原长4丈,宽2丈。由于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涟漪,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作了极为活跃的描画:“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明清时代,金线尚能明晰地见到,后因改建泉池,基底受到破坏,水面亦随之减少,水势减弱,金线则从此消失。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所石砌雕琢的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于是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并将清同治九年(1870)江苏吴兴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而将原金线泉改称“老金线泉”,由济南书法家李仲余新题“老金线泉”(隶书)四字嵌刻于池壁。

    金线泉,泉池东西长2米,南北宽1米,池深1.2米,池壁及池周围栏杆均用精密的大理石砌成。

    漱玉泉

    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南侧,属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词源于《世说新语·排调》中的“漱石枕流”。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四四周以汉白玉栏杆。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层叠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声,注入螺丝泉池中。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相传宋代驰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传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这位词人的故居也在此称为“漱玉堂”。

    趵突胜景坊

    位于趵突泉公园东门口,其高7.5米,柱间总宽9.2米,两侧悬挑各1.5米,外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颜额磨光花岗石上刻有“趵突胜景”、“观澜知源”八个凹形鎏金大字,有驰名书法家武中奇、蒋维崧题书。

    龟石

    分开马跑泉及其左近的浅井泉,南向徐行,便看到有一座小巧剔透的太湖石迎面矗立。这座太湖石,名叫龟石,这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北园的别墅——云庄的遗物。据考,当时云庄中有秀石10块,称为“十友”,其中,龙、凤、龟、麟四大灵石尤为驰名。到了明代以后分移到济南城中的皇亭、孔庙及趵突泉等地。趵突泉原来还有一座麟石,“七七事变”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炸毁了。四座灵石如今仅存的只要这一龟石。它是一座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约8吨。该石高耸露骨,多空窍,筋络明显,多凹凸,领有太湖石品中的“皱、瘦、透、漏”的特点。

    尚志堂

    在趵突泉东北,为原尚志书院的一个院落。尚志书院,系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山东巡抚丁宝桢开办,就学者除学习儒学外,还学习天文、地舆、算数。该堂曾刊刻《十三经注疏》、《石徂徕来先生集》、王渔洋诗文著作等书籍,称尚志堂版,在国内享有盛誉。

    泺源堂

    此堂在趵突泉北岸,最早为娥姜祠或称娥英祠。这一组三进的建筑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旧址,原来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大略在金元以后改为吕祖庙,曾供奉着宋代以后逐渐风行的道教新神吕洞宾。驰名文学家曾巩在北宋熙宁年间(1072-1073)任齐州太守,在泺水建二堂,南堂临泺水之源,故称“泺源堂”。北堂南对历山,曰“历山堂”。后来,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成“吕公祠”。明朝,盐运使司张奎光、济南知府樊时英、历城县令吕黄钟又改祠为阁。尔后,恢还原名“泺源堂”,至今。泺源堂,三间两层,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组较大的明清建筑。1979年颁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堂前悬楹联是选取赵孟頫咏趵突泉七律中的颈联:

    云雾润蒸华不住,

    波澜声震大明湖。

    这当然是从杜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名句中脱化而来,但因为赵孟頫是人们喜爱的出色的画家和书法家,济南人还是很保重他这首诗的。此联为济南回族书法家金棻近年所写。

    在泺源堂三进院落的墙壁上嵌着明清以来的文人的石刻,其中有理学巨匠、阳明学派的创始者王守仁的手迹。摩挲欣赏也能够增加游兴。

    三圣殿

    位于娥英祠后殿,因纪念尧舜禹三圣帝而称三圣殿,是明代修筑。

    来鹤桥

    此桥原为木桥,南北纵向,在趵突泉池东岸,望鹤亭西南侧。系由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府张鹤鸣始建,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清顺治年间监察史程公再次重修。均为木质,后改为平板石桥。1964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更换了石板。1975年,在桥体两侧设置雕花石栏。

    蓬山旧迹坊

    也称“来鹤坊”。在趵突泉东侧来鹤桥南端。为明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所建。是两柱一楼式,丹柱青瓦,斗拱承托,上饰吻兽。南北各悬“洞天福地”、“蓬莱旧迹”匾额。

    观澜桥

    在趵突泉西侧,位于娥英祠、通泺园之间。桥宽3米,长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作风建造,东西构架。因在桥上能观赏趵突泉水,故称观澜桥。

    广会桥

    在观澜桥北面约30米处,此桥在明刘敕《历乘》、《(崇祯)历城县志》均有记载。桥南墙壁上嵌同治四年的《重修广会桥碑记》,文中有“济南一名大板桥,桥南数千米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与北水会,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涨发,奔流磅礴”的记载。

    胜概楼

    据元代于钦《齐乘》记录:“概胜楼在趵突泉西。金人建楼,亦绚丽。近亦为水所坏。”

    胜概搂诗

    [元]赵孟頫

    楼下寒泉雪浪惊,楼前山色翠屏横。登临何必非吾土,啸傲聊因得此生。

    檐外白云来讬寄,梁间紫燕语关情。济南胜概天下少,试倚阑干眼自明。

    槛泉坊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后 。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

    白雪楼

    位于趵突泉的东南侧,为纪念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所建。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明代文学后七子首领。倡导文学复旧运动,并写了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世人称为“三百年绝调”。著有《沧溟先生文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攀龙辞去陕西按察副使职东归,在历城王舍人庄之东鲍山下建楼,曰“白雪楼”。李攀龙暮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楼,亦曰“白雪楼”。明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因钦佩李攀龙,出资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楼。1956年趵突泉扩建公园时,该楼因褴褛不堪被拆除。1996年予以重建。

上一篇:天目湖望湖岭
下一篇:湖南韶山旅游攻略


排行榜 TO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