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小巷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奠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当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
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是明朝、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议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除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屡次修葺、扩建。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修筑、树木惨遭毁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护和培修。进行过多次修葺和大范围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绚丽。如今公园占地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还有百花园种植了大量的花卉。近年又在百花园北新建了别领有一格的亭廊联接的庭园,添加了园景。1961年,国务院发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998年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确以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行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荣夺目、气宇不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歉收之场合。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修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修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驰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修筑,也是设想中离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的高低三层屋顶,均用深兰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
坛面除核心的太极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意味九重天,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上,象征着天帝高居九重天之上。圜丘坛的隶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回音壁。如果说天安门城楼已成为中国的象征,那么,天坛祈年殿就是北京这座不朽名城的象征。确实,这座不相上下的修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在通高38米、直径30米的体积内,容纳了如此丰富的知识。
同时,它也是中国木结构修筑的顶峰,仅凭木榫交结,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实现了这一惊世杰作。天坛另一美好绝伦之处,是巧妙的回声。站在圜丘坛的核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亮堂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好像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斥神秘色调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样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功效,这就是“回音壁”。这证实500年前的中国人已经可以使用声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