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湖路美丽的夜景
今天的西湖路,部分骑楼下的大红色“拆”字显得格外抢眼。最近,西湖路也因这个字而又一次受到社会关注。对于老广来说,这条老街到底意味着什么?封藏着怎样的历史记忆?最近,走访西湖路,在繁华商铺和密集的居民楼中,我们仿若搭乘一部时光机,在美丽的灯光幻影中搜罗答案。
西湖路,原称西湖街,该处原是广州古代湖泊“西湖”,湖中有着名的“九曜石”。1932年,市政府扩建西湖街,建成西湖路。该路段附近有较多古代的书院群和历史文物。西湖路,原有广州市的着名“灯光夜市”,由于邻近北京路,服装业非常兴旺。
最早夜市:灯光夜市
被誉为“南国明珠”的西湖路灯光夜市始建于1984年5月,是全国最早开办的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上的经营者也属于早期的个体户。他们当中不乏上山下乡的回城知青,和因为成分不好等而被当时的国营或集体“正规”单位遗弃的人。怀着对新生活的希望,他们在这里创业,起初只有两三百个摊位。每天入夜开市前,他们用竹竿沿着马路两边搭建成一个个档口,每档都悬挂着一盏电灯,人流从中间经过。夜市吸引了夜生活并不丰富的大批市民,又因其经营模式灵活多样,信息灵通、交通方便,夜市招徕了全国各地的厂商。“档龙”迅速延伸,从“一”字形扩大到“7”字形,继而再扩大到“十”字形,高峰期达1000多档,直把西湖路和教育路挤得满满当当。搭建摊档的材料,从竹竿换成了不锈钢,灯泡换成了光管,并由专业队统一按时安装、拆卸,市面还进行了统一设计和装饰,夜市经营的范围扩展到婚纱、旗袍等高档服装。
西湖路一位退休的婆婆说:“当时每晚六七点就会有一些商人摆出全国各地的商品来卖,每天搭帐篷拆帐篷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去逛夜市的基本都是一些富人,像他们那种打工一族基本上没钱去买。”现在在大佛寺附近卖香油蜡烛的姓王档主说,当时的夜市对于解决就业方面非常有用,当年许多回城知青找不到工作就在也是做起小个体工商户主,有人发财有人破产,总之商业气息非常浓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湖路灯光夜市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一度领先国内时装潮流,甚至被誉为中国时装的”橱窗“。喇叭裤、牛仔裤、新潮波鞋,都抢了国营商店的生意。据不完全统计,夜市长期拥有较为固定的室内外大小百货900家,参与直接经营和配套服务的就业人数超过一万人,每年吸引数十万计的海内外顾客和游客,高峰时年营业额达8000万元,年上缴税收600多万元。
最早花市:迎春花市
和西湖路有关的名词,“迎春花市”不得不提。根据有关史料记载,迎春花市,源于古代广州的花市、夜花市。南汉时期,海珠区(俗称“河南”)一带是种植花木的地方,现在,海珠区的滨江路还有“花洲古渡口”石碑为证。
花市源于明万历年间,当时芳村的花棣(今花地)已成为花木产区。后来,在今中山路和北京路交界处出现夜间花市,使越秀花市成为广州历史最长的花市。老广州熟悉的西湖路一带花市已经有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时称“花圩”。
广州花市的历史已相当久远,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南汉时期,广州南郊就已出现专业种花出售的花农,到明清之际,在广州老城的七个城门下已形成花农卖花的经营性“花墟”花市。一年一度的除夕花市,就是由此逐步形成的。但真正有意识地作为迎春花市,约成型于清代的中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扬花市的传统,1956年将分散于各街巷的点档集中到太平路(今人民南路),用竹竿搭成牌楼,名曰:迎春花市。从腊月廿七、八到除夕夜,一连三天三夜。从60年代初开始,分区开设花市,花档多达2000个。此外,越秀公园、文化公园、烈士陵园、流花湖等大小公园,也在春节期间举办形式多样的花展、花会,成为广州花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夕“迎春花市”是广州特有的节日民俗,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精神文明与民俗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象征着吉祥如意、生活美满,是深受人民喜爱的民族文化。
西湖路花市的前身是“双门底”花市,1956年就开始承办花市,广州历史最悠久的花街,几十年来已形成了一个文化品牌。据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明代五羊门(今黄沙后道谊园处)对岸有称花渡头者,“广州花贩载花入城,从此上舟”。十九世纪的咸丰、同治年间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年宵花市,成为广州人年卅晚的重要节目。当时即使是抗日战争时期,也依旧人来人往,穿西装的“东山少爷”和穿旗袍的“西关小姐”也去花市凑热闹。现在越秀区每年的花市仍然是在西湖路举行。
守住老街记忆
无论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一切牵扯到骑楼拆迁的,都像似触碰到人们最脆弱的神经。有种声音在高呼,那是一份记忆,不应被夺走!当我们走访西湖路时,发现或许很多时候留住记忆的只是局外人的一种揣测,对于那些生活在西湖路中的人们来说,生意人更关心自家的生意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更火红,居民更关心住的是否更舒适,而关乎西湖路的记忆,夜市和花市的繁华景象,是否还会再现,便是当地政府需要关切的事情了,因为这和街道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留住记忆,或是守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走访西湖路,大佛寺附近卖香水蜡烛的王档主告诉我们,骑楼拆迁总体来说对他们影响不大,因为骑楼基本上是居民楼。但他同样也关心政府补贴的部分。而在书院文化街居住的婆婆则表示对于拆迁已习以为常,骑楼只是一种住房形式,拆迁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换个地方住而已。而西湖路上某商铺服务员则认为,西湖路本来不长,因毗邻北京路,人流量很旺,骑楼拆不拆对他们影响并不大,倒是大佛寺扩建了,多了年轻人过来烧香拜佛,对生意应该会有点帮助。
诚然,反对拆迁的声音亦一浪接一浪,西湖路上的骑楼拆迁问题至今仍备受争议。这种现象自然再正常不过了,只是,当我们更理性更客观的面对老街区上生活的居民需求,当我们能让恋旧情怀变得不那么脆弱,当我们能更科学而辩证的对待正在渐渐远去的历史文化,大概老街记忆并没有因这部分骑楼的拆迁而全然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