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原因
进入烟袋斜街东口约40米,其两侧房基均高出地面1.4米,故东口内之店铺均为高台阶。而在斜街向西北处即大石碑胡同南口处,房基渐比路面高0.5米,至斜街中部南侧至义溜河沿处,路面构成慢坡,阐明烟袋斜街的构成与什刹海之河岸变化有关。
烟袋斜街
六十年代建筑地安门百货公司大楼施工中,曾发现元代海子之石驳岸遗迹,可知其基址原为元代海子的东北岸。所以,烟袋斜街在历史上也曾为海子的水面所笼罩,因长期淤积及历代累积、灰土、渣滓并填土建房,逐渐形成民居和新街巷。
因为是沿着海子岸边逐步发展,使街道走向形成斜街,与大都城原布局的棋盘式街巷不同。其南还有“白米斜街”,也是由元代海子之东南岸淤积后逐渐构成的。依我所见,烟袋斜街地面的构成,或在明初,而且是当时什刹海前海东北岸边的一个景区。
广福观
现烟袋斜街中段路北有广福观,为明天顺三年(1459年)彭姓太监舍宅始建,应为此地现存的早期建筑。
明李东阳《西涯杂泳十二首》有“泳广福观”诗:“飞楼凌倒景,下照明澈底,时有步虚声,隋风渡湖水。”李西涯家位于今什刹海前海西南端(今三座桥一带),当时能够看见广福观在水面上的倒影,可知广福观前尚无房屋掩挡,倒影映于水面,似也说明烟袋斜街之前身造成于明代中叶以后。
店铺
烟袋铺:对面路北是一连两家烟袋铺:一为恒泰号,另一家为双盛泰,烟袋铺不仅是卖废品烟袋,而且还备有各类烟袋杆:乌木的、犀皮漆的、凤眼竹杆;烟袋锅有黄铜的、白铜的、蒙古式带花纹的;烟袋嘴有料器的、玉石的、瓷的,大小长短不等,可按各人喜好装配。还有各式烟袋荷包,山西“一口香”的小铜烟袋,以及普通的铜水烟袋,早期还卖火镰、火石及艾绒。当然,门外檐下的大烟袋幌子是最惹人瞩目的。
钟表铺:紧靠烟袋铺是一间专修钟表的钟表铺,过了钟表铺就没有高台阶了。
毛笔铺:小龙王庙两侧为一间专卖毛笔的店面,窗外小桌上陈列两支特大号的抓笔,隔窗可见技师制造毛笔。
餐饮:据徐文玉先生所作《忆烟袋斜街》一文,记东顺包子铺、义和轩酒馆、王金波早点铺、何记杈子火烧、及温姓、丁姓、震阳春烧饼铺、李二炸虾等。
古董店:周肇祥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在此地购得宋瓷佛像,双鱼镜,古印章等。
西服铺:蕴宝斋之东有两家西服店,其中以潘步昆西服店历史较长,但当时穿西服的人太少,到这里做西装的人更少。当时,多承揽学校集体为学生作制服的生意。其店门外两则竖立画有西装男式的全身像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