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在大槐树的树荫下有了摩登气息,胡同尽量保持低调、安静的气氛,让城里来来往往的人不断给它新的诠释。越商业的地方越易失去它的吸引力,反而是那些和环境融合、悄悄藏匿起来的店面得到垂青。
7条道路,一种相似感。分布在北京内城东南西北的这几条街巷,有浓厚的本土味道,也都有中国传统物质文化遗产的痕迹。古建筑、胡同、古树还有四合院,哪一样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国子监
商业气氛: 逛客成分:50%老外,40%游客,10%文青
辟雍殿是国子监的核心部分,曾是皇帝“临雍讲学”的课堂。
让人不由心生崇拜的圣地。它过去叫成贤街,名字很有书卷气。街面宽敞,国槐荫蔽,里面的国子监和孔庙既是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会合国际设计师一同打造的高级会所。雍和宫的香火熏得这里颇有仙气,情不自禁地要在这儿怀古并且做梦。
散漫在这条街上,老北京大小胡同的味道被一一捕捉,先哲遗留的文化神韵也被体味到,最重要的是还能满足一把慢节奏生活。
从雍和宫地铁站出来,视野里是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和路旁热卖香火的店铺。猛抬头,宝蓝底的匾额上“成贤街”三字赫然跃入眼帘。而街口却还竖块路牌,写“国子监街”。这条街该叫什么?清代前称成贤街,清乾隆后改称国子监,直至1965年被正式定名为国子监街。不过直到今日,成贤街与国子监街还一直被混用着。
转入街巷,瞬间,刚才的喧嚣似被屏蔽,越往里走,安静闲适的氛围愈发凸显。怀着一颗敬仰之心踏入重叠千百年足迹履痕的国子监和孔庙,体味先人存留的文化神韵和遗迹。要提醒的是,有两个售票口,从孔庙进入门票每人20元,而从国子监进入则每人70元,前者不含导游,后者已含导游和祭孔大典。出来后,不妨逛逛小店,国子监街上东边有不少庸俗的工艺品店和买卖香火、起名字的店面,颇为无趣,不逛也罢。往里近西边的一段进驻了不少的咖啡馆、工作室、精品店等,倒是值得一瞧。相对来说这里较安静,不妨放慢脚步,留给自己一个慢节奏的空间。
古典与小文艺相融合之地,充满风雅情趣,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古物:
这条街道最有名的标志性建筑莫过于孔庙和国子监,依“东庙西学”规制,孔庙在东,国子监在西。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建筑布局相当讲究,称得上是古典建筑文化的完美体现。乾隆皇帝曾称赞“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国子监街有四座牌坊,这也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街道以古朴、低调气质,“大隐于市”。走进这样的地方,想要不产生点“历史的沧桑感”都很难。
今象:
历经沧桑年华的国子监,如今已和寻常百姓融成一片。流连于此,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及现代文艺与传统相融合的闲适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和南锣鼓巷一样,也有些特色店铺,如叙香斋、LOST&FOUND、秀冠咖啡、甲28号工作室、喜鹊咖啡馆、云来集、盛唐轩、遇趣轩等,店铺不密集,稍不留意则错过。与已极度游客化的南锣鼓巷相比,这里更为宁静,且文化气息大于商业。
必至地
甲28号 随意也是种美丽
甲28号店铺某些局部角落,让你产生家的随意感。
甲28号店铺某些局部角落,让你产生家的随意感。
被其独特的招牌吸引过去,随意迈进去,眼前的一切让我眼花缭乱,有来自乡间的马灯、绣花鞋底、印染的棉布料、传统瓷器,来自老上海的美女月份牌,还有来自汉声文化出品的系列笔记本、杂志、书籍、小便笺本和店主自己设计的T恤等等,我仿佛进入了阿里巴巴的宝库。而古老的木制脸盆架、花格木窗、老式缝纫机以及还能传出清楚音乐声的旧式的卡带收录机,点缀其中,又让这里的设计风格又颇有些古朴家园的味道。店铺出售的都是与民间文化相关的物品。身处这样的环境让人丝毫没有局促感,店主是个随性、热情的女子,只要你问,她都会很周到地为你介绍每件物品,甚至包括其背后的一些背景故事。
消费:十至上百元不等
地址:国子监街28号
遇趣轩 深隐老街里的民族风
名字让人误以为它只是个古玩店,老板说,四月中旬店铺可能进行装修,再改个贴切的名字。其实小店装饰很“少数民族”,花花绿绿的刺绣腰带及各种刺绣小包悬挂在墙壁上,蜡染的布料叠放在柜架上,墙角摆满了各种绣花鞋,精致绝伦。银饰品是遇趣轩主营物品之一,粗粗看起来和别家首饰不一样,但是工艺和原材料据说都是百分百出自贵州的一个老艺人之手,他所在地则是专门制银器的小村。纯手工的制作确实没有任何机械的痕迹。这里还经营民族气息浓郁的服饰,如全手工制作扎染的百褶短裙,店主颇为自豪地说这些东西都是当地人做的,而且在当地这些手工裙子也很少见了。
消费:四五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地址:国子监街36号
赏瓷器,和师傅聊天,静下心来在云来集能待上一两个小时
赏瓷器,和师傅聊天,静下心来在云来集能待上一两个小时
云来集 茶道中的禅意
原以为空气里淡淡的香味,是店内师傅点燃了一炷檀香,其实这是真正的“沉香”慢慢挥发出来的。云来集营造的是一种舒适、精致的氛围,就连点香这样的细节都非常注重。云来集不单纯出售佛具,还有茶叶和陶器。物品全部来自台湾,样样都很精巧。最夺目的,是多宝槅上的出自名家之手的一套青瓷茶具,通透温润,造型独特,因属个人设计作品,价格自然不菲,全套价值7千多元,也可单买其中的一件作品。店铺里更难得的,还散发着一种悠悠的、淡淡的禅意:暗色花纹的陶缸里,不停地涌动着清水;陶器花插,不经意地放入几朵花;几处绿植,从墙角石子儿缝中展现出自己田园的风姿……店内所有的一切布局出自店主之手,而店主则是个修行的佛家女师傅。
消费:物品从上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地址:国子监街57号
雕刻时光喜鹊咖啡馆 偶遇静谧地盘
在南锣鼓巷也有喜鹊咖啡馆,不过往日宁静的午后时光不再有了。这次无意中发现国子监街的喜鹊店,店里的环境一如既往地温馨舒适,而且还增加了更多的艺术元素,书柜里摆放着许多艺术家的作品,有诗歌、水墨画、版画等等,喜好涂鸦的还可以拿店里准备的素描本和彩色铅笔,创作一把。当然国子监的喜鹊咖啡馆的安静与悠闲,则是让我最惊喜的地方。我和朋友要了两份蒜香吞拿鱼吞面,和一份时光美味比萨,坐在里间宽大沙发上,喝着浓浓的咖啡,享受着美味,享受着无人打搅的宁静。
消费:人均30~40元,全新开业后的雕刻时光咖啡馆目前能享受8.5折的优惠
地址:国子监街76号
Lost &Found 失物招领 寻儿时的记忆
在这家店内,我又看见了儿时熟悉的妈妈常用的那款缝纫机,心底顿时泛起了一丝丝遥远的记忆。在Lost &Found又何止是一个缝纫机呢?小店名为失物招领,店主希望能帮客人找回一些快消失的记忆。主要卖居家用品、小玩意和自家设计的服装。老式电话机、斑驳的老门牌、怀旧沙发椅、画着梅花或牡丹的复古保温暖瓶、铁皮闹钟、旧式升降的理发椅等,大多是些旧物,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家庭最常见。店里也出售一些手工笔记本和国外设计杂志,还有外贸服装,简单而耐看,都是主人自己设计的,颇有些无印良品的感觉。小店的设计也自有一番格调,古朴且有质感的装饰风格,加上有品位的物品,足能见到主人的艺术品位和不凡见识。
消费:物品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地址:北京国子监街42号
周边推荐地
方家胡同
由国子监向南的第一条胡同是方家胡同,是北京城最悠久的胡同之一。这里除了方家胡同46号院外,只有方家12号餐厅和一家叫做纸曰的创意纸制品店。因此大部分的惊喜还是集中在46号院,小小的院内,集中了剧场、舞蹈团、酒店、设计工作室、咖啡馆等各种业态,颇具看点。
五道营胡同
出雍和宫地铁向南右首第一个胡同是五道营胡同,主打民俗文化,被潮人称为“下一站南锣”,但现在不太好找,因为胡同口处有些工地遮挡。胡同深处有几家如藏红花、葡萄院儿等情调餐吧,是外国人常去的地方。另外古香古色的瀚茶缘茶馆、卖家居饰品的安于室、出售二手服装的brand nu公益商店,也都是集聚人气的地方。
商业气氛:逛客成分:50%80后吃客,50%外地游客
逛进市井的东四四条,灰墙夹成的胡同,很窄,近乎没有文物遗迹,美食是这里新的王牌。东四四条在做“东四印象”这个招牌,但还算不上火热。老居民居住风貌保持得挺好,有热闹也有安静。
东四四条 美食 民风都是关键词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时分穿越一条蜿蜒曲折、狭窄又热闹的胡同,一下子觉得这是最北京的生活。虽然东四四条是经过翻新的,但在现代派建筑屹立街头的北京,逛逛这条胡同,你能找到老北京的影子。
这条胡同最大的魅力在于“方向性选择”上,就像人生的十字路口。假如你选择从西往东走,你一定会认为这条胡同最大的魅力在于美食,因为从你走过的那一刻起,你的南北两方是一个个颇有趣的小饭馆,个性不同却引人食欲。而越走越深越清静,亦如繁华褪去,平淡是真。
假若你由东向西走,你的目光一定会被最淳朴的民风吸引,你眼中尽是大爷大妈大叔大婶们遛狗唠嗑,又或者在太阳底下下象棋。邻里之间相互熟悉照应,亲如一家。直到最后走至西口的群踞餐馆,也如一个美食联盟,我家客满了没关系,旁边尽是美味您随意!
胡同里的亲切感+美味真过瘾
古物:
东四四条37号的阅微庄是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三进式四合院,据传为清代才子纪晓岚大学士的外宅,如今已经改成了颇具特色的四合院宾馆。宾馆在原建筑的基础上设计,内外装修全部采用传统手工彩绘并配有纯金装饰,有30多个房间,屋内陈设部分明式古典家具,并配以中国字画、古董及各种手工艺品装饰,非常受外国友人欢迎。
今象:
胡同西口的几家餐厅组成了“四条印象”的美食联盟,虽然胡同里的餐厅不多,但个个有趣有性格。就这样,改良的餐厅和民居一起在这条胡同生活着。
1.酷虾里挂的性格油画。2.蚝酷的生蚝很美味。3.东四四条经过翻新之后更美观。4.翅贝克的烤香蕉味道独特。5.阅微庄很受外国友人欢迎。6.清炒板蓝根应该多吃一些。7.茉莉花和石榴花都是人气很高的花菜。8.青花瓷的口水鸡很过瘾。9.麻辣香锅永远不会被冷落。
必至地
酷虾 专业治虾的潇湘馆
酷虾里挂的性格油画。
酷虾里挂的性格油画。
酷虾听起来很有趣,问了老板才知道缘由——这里“专业治虾”——主做虾菜。比如闭月羞花,其实是剁椒蒸虾。而这里的菜品大部分是湘菜,老板是有20多年从业经验的湘菜厨师。2003年来到北京之后,因为听说北方人爱吃虾,便抱着半做事业半玩乐的心态开了这家小店试手,结果颇受欢迎。而这家店里,除了个性十足的菜品之外,更有个性十足的装饰,正对窗口的墙上挂着一幅油画,一只只耀武扬威的大虾旁写着“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吧台旁还高挂着侗族少女的节日套装,这也多少体现了店主半玩乐的心态。
地址:东城区东四四条甲83号
人均消费:60元
蚝酷 成就爱情的炭烧店
蚝酷的生蚝很美味。
蚝酷的生蚝很美味。
蚝酷在东四四条里算是个典型了,即使在工作日的中午,藏在胡同里的小店照样不缺座上客。店里的镇店菜就三样——炭烧生蚝、炭烧扇贝和炭烧鸡翅,听来颇为店主担忧,因为这样的店在北京太多。可尝过之后,也就不再担心了。鸡翅的口味有原味、微辣和特辣三种,不是用竹签串起来,而是满满地盛在盘中,省了麻烦,也算应了如今“低碳”的号召。鲜嫩的鸡肉入口带有甜、咸、鲜和麻,尤其是麻,它引起的微小刺痛感构成味觉的平衡,让人惊喜。生蚝和扇贝也不错,够鲜甜。而我更想告诉你的是这小店的故事,店主孙淼是个1985年生人的小青年,做起事来很是认真负责,可唯独在结婚这件事上“不靠谱”了一把,因为他和他的妻子认识10天便领了结婚证,正是他的这家小店成就了两人的姻缘。想听细节,还是去他的店里问他吧。
地址:东城区东四四条甲82号
人均消费:50元
翅贝克 10平方米的欢乐时光
翅贝克的营业面积只有10平方米,小却透着温馨。两侧蓝色的墙壁上一面挂着老板搜罗来的皮影作品,另一面贴满了用餐的客人们一张张欢笑的照片。即使有些已经泛黄发旧,可照片上一张张洋溢笑容的脸还是很容易感染你的情绪。这里的菜单是一本本相册,里面贴着各种菜品的照片。别看店小,菜品种类还挺多样,烤虾、烤翅、烤玉米、烤馒头、烤香蕉,还有各种烤蔬菜是这里的特色,有趣的是还有烤棉花糖。即使这小店容纳不了太多客人,甚至有些拥挤,但这种小范围的温馨快乐或许更有胡同邻里之间的亲切感。
地址:东城区东四四条78号
人均消费:50元
八九道菜 小菜最见云南风情
八九道菜是非常云南的一家小馆,正值初春时节,到这里无论是吃花、吃虫还是吃菌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花肴入馔的“四季鲜花开不败”。一个盘中就有四道花肴,茉莉花炒鸡蛋、棠梨花炒肉、石榴花爆虾仁等,风味独特。过桥鲈鱼是很值得推荐的菜,用鲈鱼肉熬成的汤再用来涮竹荪和鲈鱼片,吃起来格外鲜甜。这里还有特色的饮料酒类如酸角汁、芒果汁、大理啤酒、松茸竹筒酒等,十足让人怀念云南的味道。很想夸赞一下的是,这里的服务员并不多,个个动作麻利且相当热情,就连洗手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非常难得。
地址:东城区东四四条甲83-3号
人均消费:50元
青花瓷 浓墨重彩总相宜
青花瓷的口水鸡很过瘾。
青花瓷的口水鸡很过瘾。
青花瓷也如店名一样,是个装饰得古香古色的小馆。这里的桌椅都是仿古的方桌圆凳,个个如青花瓷瓶上的釉下彩一样,就连墙纸也是白底蓝花的描绘纹饰。这里主营川菜,女老板是地道的四川人,山城辣妹子为人也是相当热情。推荐这里的麻辣香锅、烤乌江鱼和口水鸡,香锅不用多说,把爱吃的各种食材汇聚一锅,鲜香麻辣,酣畅淋漓。乌江鱼柔美刺少,加入秘制调料烤制,很是过瘾。口水鸡着实出彩,让人大流口水。
地址:东城区东四四条甲85号
人均消费:50元
周边推荐地
在东四四条附近,还“藏匿”着一些人气小馆,我们把周边美味帮你罗列出来,供你参考。
炭花
这家小馆依然在东四四条里,主营烧烤,易主之前叫做“变脸”。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菜品,同样有性格。
地址: 东城区东四四条78-1号
云南味道
在四条的隔壁就是三条,这家云南味道是从隆福寺搬迁过来的,过桥米线非常地道。
地址: 东城区东四北大街东四三条西口轿子胡同52号
花妞小食部
这是家经营比萨的小馆,很多人慕名前去就是奔着比萨去的,人气相当高,需要提前预定。
地址: 东城区东四六条40号
商业气氛:逛客成分:50%老外,50%天安门游客
能看见故宫角楼的大街,宽宽敞敞,阳光甚好。没有什么热闹的商业气氛,高档餐厅都在门前摆小小的牌子,中英文对照,外国客人较多。咖啡小馆也没有显着的招牌,客人不多,但都呆很长时间。闭门经营好像是不约而同的习惯,他们招徕常客和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
南池子大街 皇城脚下 安静栖息
在北京,南池子实在是个特殊的地方。它是昔日的皇族禁地,而今天,从北京最繁华的长安街你就可以进入这里。深入触摸那些宠辱不惊的红墙灰砖,品尝平民或贵族级的小吃,再偶尔挑剔一下那些贩卖旅游商品的店,实在“煞风景”。
我的中学时代,就在与南池子大街隔着故宫相望的北长街度过。因此在我心目中,这个区域除了遗留的昔日皇宫的威严外,更多的是成长的意义,以致任何时候只要有人提起这个地方,我都会不合时宜地癫狂起来。这种感觉有点像身在国外旅行时偶遇了一位同乡,说起家门口小吃店的某种吃食——那种敝帚自珍式的自豪、兴奋。这种情感能在经年累月中沉淀下来,我很知足。
古朴中处处是新象,既是众多中外游客游历过天安门之后的必游之地,又保存了大量原生态民居和古老建筑。
古物:
南池子大街明清时都是皇城内东南隅的街道。清代开始被称为南长街,又称东华门外南街,有内务府属库房、衙署。民国初年,南池子大街才与东长安街连通,并开始有普通平民陆续进入这里居住。现在,南池子大街东西两侧分布着明朝的东苑、皇史宬、清代的普渡寺等重要历史遗存,还有飞龙桥胡同、缎库胡同、磁器库胡同等大大小小的胡同。
今象:
南池子大街上的商铺并不多,分布的也不密集:四五家餐厅品质都不错,其中尤以临近长安街的“天地一家”最为奢华大气;其次规模较大的是画廊,每家都不大,主打顾客也以游客为主,品质说不上有多高,但还是为这条老街增添了几许文化味儿;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名声在外的“天下华人”,仿古的建筑风格很契合南池子的格调,里面是会所式的中药房,既可求医抓药也可喝茶小憩。
必至地
DOMUS餐厅融合了中西风格
DOMUS-中西合璧让人惊喜
DOMUS-中西合璧让人惊喜
DOMUS 西餐厅是四合院式餐厅。这里的特点在于特有的包间,其中最有特色的为厨师长餐桌。在这里可以体验厨师长亲手为您和您的贵宾定做的精美套餐。一层的 Domus Cafe and Bar, 有迷你神户牛肉汉堡、烟熏三文鱼比萨饼等,晚上酒吧提供精美的鸡尾酒和超过30种不同的威士忌,周末还有DJ现场表演。这里的香草黄油牛排非常美味,牛肉采用澳洲安格斯谷物饲养180天的小牛肉,香草黄油细腻清香。甜点也是绝不能错过的小惊喜,柠檬蛋白派酸味适中,清新甜美。
人均消费:500元,外加10%服务费
地址: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15号
天地一家 黄金宝地的富贵气
临近长安街的这家餐厅名气很响
临近长安街的这家餐厅名气很响
天地一家占据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恐怕在北京很少能有餐厅可以与之匹敌。它与天安门、紫禁城和太庙为邻,在你步入的那一刻,中式建筑与家具设计兼之空间陈列就让你感受到艺术、文化、饮食传统与“食不厌精”态度的融合。这里对待汤品的讲究更是要求甚高。比如牛大力炖鳄鱼龟,鳄鱼龟原产自北美洲和中美洲,今年引进中国开始人工饲养,是龟类中的珍稀极品,龟肉细腻、香酥、鲜美且无异味,滋补作用十分明显。用牛大力熬炖5小时,同时具有补虚润肺的功效。此汤清澈可口,龟肉肥美鲜嫩。还有杏汁炖明目鱼,明目鱼是鲍鱼的别称,用杏汁熬炖,养颜美容。
人均消费:一层600元/人,2层1200元/人,外加15%服务费
地址: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40号
皇史宬
说起南池子大街,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里,而说起来在其神秘的红色高墙内是作何用途,能说清的人并不多。“宬”即指古代用于藏书的屋子,而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室为保存其皇家史册而建立的档案馆,距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可惜游历南池子这天皇史宬没有开放,据管理人员说这里现在处于闭馆状态。大概两年前是我最近一次走进里面。这座皇家档案馆不同于其他古建筑的是,它全部以砖石建造,不见一根木材、一点金属,因此既可防火又坚固耐用。在皇史宬南院,现在还住着十几户居民,在巍巍古迹旁边显得格格不入。但这其实正是南池子大街的特色,时代新象与传统市井并存,缺一不可。
地址:南池子大街南口路东
普渡寺
南池子大街上通往普渡寺的胡同口
南池子大街上通往普渡寺的胡同口
清代这里曾是大名鼎鼎的摄政王多尔衮的居所,今天却很少有人知道。从南池子大街东侧的普渡寺西巷或普渡寺后巷都可以通往这里,其建筑主体在一个高台之上,恢弘开阔,周边古树郁郁葱葱,奇怪的是大殿却是孤家寡人一个,两旁的配殿都去哪儿了?问过看门的大爷才知道,普渡寺大殿曾被作为南池子小学的教室和仓库,破损严重,四周的配殿也不复存在了。近年经过维修大殿,搬迁普渡寺台上的居民,如此珍贵的文物才得以保存下来。不过现在游客到了这里也只能隔着殿门感受这300多年的历史遗存了。
地址:东城区南池子大街东侧普渡寺前巷35号
诗意栖居咖啡馆
很早开车经过南池子大街时就注意到了这家小小的咖啡馆,因为它绿色的招牌实在很显眼,给古色古香的老街加上了点小资情调。走进去,店面分楼上楼下两层,是以老式四合院民居改造而成的,只有六七张桌子,地方不大但精致温馨。仔细观察,咖啡馆的墙上手绘了一些与旅行有关的小图画,自由女神像、金字塔、野外生存的熊猫,很富有情趣。
咖啡馆二楼摆着许多图书。这里每月都会举办读书活动,书友们能在这儿读到英文原版书的阅读本,还能坐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这里的老板是个年轻的女孩子,很热爱旅行,据说她还会时常带一些国外的特色咖啡回来与客人分享。
地址: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5号
周边推荐地
由南池子大街北头向东就是热闹的东华门大街、王府井步行街,吃喝玩乐逛一应俱全。最有名的莫过于东华门小吃夜市、新东安市场以及旁边的乐天银泰百货等,在熙熙攘攘的东华门闹中取静是我们此行的初衷。
四合苑餐厅
老板是个美籍华人,开办多年了,现在已经是京城艺术名流的最爱之一。地上地下两层的设计,楼上是西餐厅,以白色为主色调,雅致而不失华丽,如果靠窗边坐下还可以欣赏护城河的景致。地下是京城小有名气的四合苑画廊,常举办各种艺术活动,特别受老外的欢迎。
被疯狂开发,极尽利用全部空间。一个小角落都能做成店面,章鱼丸子,还有法式吐司坊,巴掌大的地方站了密密的等待食物的人。咖啡馆也背挨着背坐满了张望人群的咖啡客,像巴黎街头那样,不计较拥挤,一口一口啜下烫咖啡。是很挤,是很功利,是很商业,但是没办法,她就像表演系的姑娘脸上浓厚的妆,有点假但妖艳诱人。
南锣鼓巷 转身 新生
若是小辫儿当年没有从北京旅行到西藏,没有在路途中感悟到“路过”,不知道会不会有现在的“过客”。但是,即使没有小辫儿,南锣鼓巷也早在几百年前就在这里了,东八条、西八条,达官贵人常常偏爱着它,每条胡同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如今的南锣鼓巷,俨然成为旅行团的游京路线之一,常常看见导游小姐举着小旗,身后跟着兴奋的旅客,哪国的都有。这时多亏了那些讲不完的故事,才让这里没有沦陷为景点,也多亏了大部分店铺老板对初衷的坚持,才让旅游纪念品没有泛滥。幸亏,这里的平房、大杂院里还住着最普通的居民,他们是这艘船的锚,无论风紧水急,船都不会迷失、偏离。有生活的胡同才是有生命力的胡同,也许有太多遗迹被掩埋在历史中,但今天的一切也将是明天的记忆。
在南锣鼓巷中游走,不用在意走过哪里、走到哪里,当太阳与月亮交替,你会释然,千百年的时光,白驹过隙。
重见天日的“水准点”石碑,此前已被埋藏数十年,目前北京仅存的这种石碑不超过3块。
重见天日的“水准点”石碑,此前已被埋藏数十年,目前北京仅存的这种石碑不超过3块。
古物:
南锣鼓巷经过近两年的清理修缮,不仅挖出了洪承畴的门墩,在中段靠北的位置,还将清末京城五大当铺之一的万庆当铺也拆了出来,一副完好的清朝老当铺门脸,看上去高大有气势。传说这间当铺的老板是旗人,当时掌管大清皇家金库,居住在蓑衣胡同里。有意思的是,在门脸两边,还能依稀看到几十年前的红色标语,极具时代气质,与南锣鼓巷中的气氛默默契合。
今象:
南锣鼓巷北口,上午的冷清、下午的热闹、晚上的靡丽
南锣鼓巷北口,上午的冷清、下午的热闹、晚上的靡丽
活跃在南锣鼓巷里的人,都有着各自的原因。来得越早的人,对这里的热爱越深。在各类媒体大肆报道之前,这里更像一个聚集地,那些任性的酒吧、慵懒的衣饰、乱七八糟的杂货店,都为了了解它们的人而存在。如今的南锣鼓巷,让人有种想爱却不敢爱的感觉,一路猛升的地价保护不了单纯,店铺开始良莠不齐。当不能改变的时候,请微笑接纳,顺路可以去依旧“横”的文宇奶酪店排队买一碗原味奶酪,边吃边承认商业化是出名的代价。
名人遗踪
一张图片也许能让你看到这京都旧宅中的一梁、一屏,却不能向你诉说满目的情怀。只有亲身至临才能了解,这些胡同里的残墩、朱门,都曾历经怎样的繁华旧事。
洪承畴家祠
南锣鼓巷上的历史记忆之一,明清之际着名人物洪承畴的家祠。如今洪府早已分建成多处小型四合院和小平房、大杂院,辉煌不见。
僧王府
清朝大将军僧格林沁僧王府,其中一部分被改建为侣松园宾馆,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酒店。僧王府旧址今日可在板厂胡同、炒豆胡同找到。
奎俊家宅
清朝四川总督奎俊的家宅位于黑芝麻胡同,是一座花园式的建筑,共有五进院落,门前有上下马石,门内有影壁,两边有屏门通到座院,设计考究。
荣禄之父的宅邸
荣禄是清末的重要人物之一,其父的宅邸很大,跨过寿比胡同、菊儿胡同。
皇后府
清朝的末代皇后婉容结婚之前的住所,位于帽儿胡同,婉容被册封前原是普通民居,封后之后华丽改建,在民间俗称皇后府。
靳云鹏宅邸
虽然此宅如今已然难寻痕迹,但在宅邸旧址东棉花胡同里建起的中央戏剧学院却是名扬天下。靳云鹏,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于1919年任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茅盾故居
茅盾曾从东四头条迁到后圆恩寺胡同,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大门内影壁上镶着邓颖超同志题写的“茅盾故居”四个大字。
蒋介石行辕
后圆恩寺胡同内,原清末庆亲王奕匡次子的宅邸,民国时售与法国人。蒋介石抵京时曾以此宅做过行辕,现在是友好宾馆。
齐白石暂居
雨儿胡同里,曾传有一位清朝内务府总管大臣修私宅越级被参劾,宅子被分拆售卖,是清代中、晚期的四合院,建国后齐白石先生曾在此短居,之后返回跨车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