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吉回来后,耳边久久回荡着那日的炮竹声响、喜庆的乐曲,脑中是那条撒满花瓣的长长的街道,迎面而来盛装的人们如花的笑颜。不得不说,这场由来自亚洲各国12对新人组成的泰式峇峇习俗集体婚礼,超越了普吉岛世界闻名的海岛美景对我的震撼,也超越了我原本对婚礼的全部印象。
爱在普吉岛
娘惹 骄傲与传承
午时,普吉市中心某间豪华酒店的大堂。我对面坐着一位有着华人面孔,以闽南语和英文交杂,侃侃而谈的女士。她的头发烫得高高的,嘴唇擦着最艳丽色彩的唇膏,金线刺绣的裙装熠熠发亮,满脸都是自豪与喜气。这位女士,今天并非她家女儿出嫁,她亦与我初次见面,如此盛装出席,实在让我这一身T恤短裤有点局促不安。
少女们都身着盛装站在街道两旁喜迎新人花车通过
这位女士,她是泰国当地峇峇组织的主席。峇峇(通常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但也可统称峇峇),是对那些数百年来居住在东南亚地区当地华人的统称——尽管他们在文化上受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影响,但他们拥有一张中国人的脸孔,并且由内心深处为自己是一名华裔而自豪。听完有关峇峇的释义,我与她一同翻开一本名为《The Phuket Baba Wedding(普吉岛的峇峇婚礼)》的大册子:一幅幅黑白的结婚照,记录着上世纪三十年代峇峇们的青春年华。照片上的新娘们,一律身着泰国传统的婚礼服饰,只是纱丽、薄纱与头顶的小金冠之下,并不是泰国女子深轮廓的五官。"明天的婚礼上,来自亚洲各地的新娘们都会穿上这样的装束。"她指着照片对我说。
我点点头。彼时,刚好12对新人试完礼服出来,宛若金光耀眼的Baba新娘突然从书中走出,黑白照片瞬间有了色彩:大红色纱丽、海棠金扣子、飞着金色蝴蝶的小皇冠……我顷刻愣神,在这般时光交错的场景中。
良辰 美景 酷婚礼
第二日清晨,晴空万里,实在是天公作美,不愧良辰吉日。
婚礼是在泰国旅游局普吉办事处举行的。贵宾们抵达得很早,男士一律青灰色外套加白裤子,那服装有点儿中山装与西装结合的意思;女士们都身着各式传统纱丽出席,单看那各种花纹、色彩便眼花缭乱,加上梳得精致的发髻里插着金簪与鲜嫩兰花,喜庆的气氛,膨胀在会场每一丝空气中。
主角当然还是新娘们。要在婚礼前夜与新郎分隔的姑娘们,据说凌晨3点便已起床梳妆,此刻全都“躲”在二楼的屋内。我走进去,她们有些紧张,一直沉默不语,有些则兴奋得东看西看、走来走去。陪在每位新娘身旁的中年妇人是喜娘,据说都是由普吉当地名门或极有身份地位的妇人担当。应两位北京新娘要求,我不断为她们拍照,两人都对这身泰国礼服好奇万分:“比起国内婚礼一式的白纱、宴席与觥筹交错,这样的婚礼实在太酷了。”
是的,姑娘们,更酷的还在后面。
就在拍照间隙,楼下突然一阵骚动,全身白礼服的新郎们突然涌现在大门口,新娘们立刻被喜娘拉回屋里坐好。此刻吉时已到,琴声奏起、喜鞭炸响,来自各国的媒体、新人亲属、工作人员和各路宾客一拥而上。身边一位刚才一直在忐忑不安着,来自泰国本土的新娘,这一刻竟然激动得红了眼眶。我奋力挤到窗边,想找个好的角度俯拍新郎与新娘们相会的场面,这才发现楼下的整条街道早已被汹涌人潮填满。这一天,婚礼会场所在的整条街道都交通管制,马路边撑起的白色帐子里坐满了观礼的宾客,安保的车辆停满了街巷。普吉的中午正是最热的时候,但盛装打扮的人们脸上却丝毫没显出倦怠与疲惫,念念有词的话语虽然听不懂意思,不过始终绽放的笑容告诉我那一定是对新人们的满心祝福。
鞭炮声停息后,由喜娘领着的新郎新娘在大堂会面,然后再按礼数,逐一向今天的“家长”—普吉省省长敬茶。而同一时刻,政府旁边的广场上,Pood-jor神社的香烟已经袅袅升起。看来泰式婚礼中亦有与中式婚礼同源的步骤,也是拜过长辈之后再敬天地。最后一对新人敬茶过后,人群又开始涌动起来,扩音器反复念诵着12对新人的名字和国家。新人们被喜娘挽着胳膊,由人群簇拥着缓缓走向了广场的神台:三柱香,三叩首,再携手迈过熊熊燃烧的火盆 —身边一位会讲中文的工作人员跟我解释说,这也和中国的传统婚礼一样,代表着幸福永远、白头偕老与早生贵子。
喜庆热闹的场面,除了不断按动快门,实在缺乏表达的窗口。
但,真正的热闹其实才刚开始。拜神仪式刚结束,12辆装扮得精美的人力车突然缓缓驶过来,后面紧接着是一队几十人,抬着匾额、穿着当地服饰的姑娘。再往后,是一队同样人数的年轻男子及一群中年妇人,再再往后,12辆用粉、白丝带,玫瑰花装饰的白色婚车气派非凡。一直陪伴我们的泰旅局驻北京办事处副处长将我从人群中拉出:“你快去前面占个好位置,最壮观的婚礼游行要开始了!”
幸福与未来有约
面前是普吉岛的唐人街,岛上最古老的Talang路,两侧都是颇有历史的老建筑。仿佛是小时候在老电影里看过的光景:穿着各种喜庆色彩传统服饰的小男孩小女孩,舞动着美丽的丝带,一溜站满长长的街道两边;整条街的商店今天都关门歇业,每栋房屋的二楼阳台都有盛装的美丽少女在往下撒花瓣,放眼望去一片花雨;拥挤的观礼人潮随着游行队伍一同行进着,喜乐从婚礼堂、从广场、从远远的地方传来,汇聚在街道上空。走在人力车、青年男女队伍、喜娘队伍末尾的 12队新人,基本上走不了几步就要停下来,接受望之不尽的人群送来的花朵、祝福和拍照。大概整座城的人今天都汇聚于此了,这像是盛大节日一般的婚礼,怎能不热闹异常。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那么久,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终于在一栋古典恢弘的建筑前停下来,本来挺大的院子瞬间被涌入的人群填满—泰华博物馆,这就是今天婚礼的最后一站。泰华博物馆曾是普吉当地最着名的汉语学校,现在则收藏着有关在泰华人的文献资料与文物,可以说是在泰国华人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普吉峇峇心灵的归宿地。最后的大合影拍摄开始,所有贵客与新人们一并在博物馆前集合,这场盛大婚礼也由此走向尾声。
那一天,踩在高跟鞋里狂奔的双脚感觉要断掉,小礼服上的胸花也不知道何时被撞飞了,但那喜悦的心情始终哽在喉咙里,不自觉地一直在笑,让面部肌肉都酸了。从清晨至此已是下午2点,观礼的人群却迟迟不愿散去,喧闹的喜庆依然强有力地回荡在空气里。
次日,和北京的两对新人一起吃宵夜的晚上,卸下妆容脱下华服的两位新娘,还是不断被路人认出并上前攀谈。昨日那场盛大的婚礼,让他们俨然成了普吉岛的明星。这一趟,泰国人民的热情以及从不曾那么感同身受的华人文化,重重烙印在他们心里。而官方组织者的体贴细心、当地人毫无保留的淳朴热诚,也深深感染了他们。某位新郎打开了他的数码相机给我看,里面张张照片记录着婚礼前夜官方组织者为他们安排的婚房:那枚安静的院落,那个看得见星空的房间,那张铺满玫瑰花瓣的大床,那精美的香槟、蛋糕,那绝美的海景……
仿佛是穿越了时光阻隔的这场盛大婚礼,让我们与曾经的历史来了一场尽兴相约。脑海中,我总是反复想起那天坐在我对面的女士,她翻着那些黑白照片对我说的话:“其实无论你是华人、泰国人还是世界其他民族的人,以什么样的形式结婚并不重要。像我们这些峇峇,漂流在海外各个角落,我们好多人记不清自己的家乡在哪,身体里到底有多少种血统。可是,我们对幸福这件事永远怀着坚定不移的信仰。我们始终相信,一代代人勤奋聪慧的历史积淀之后,就是无限美好的幸福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