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朱家角古镇旅游攻略
门票·开放时间:
08年取消门票,只要部分景点继续收费。主题线路门票: 1、民俗风情游,30元(包含3个景点:上海远古文明馆,大清邮局,课植园)。 2、新水乡访古游,60元(蕴含9个景点:上海远古文化馆,大清邮局,城隍庙,全华艺术馆,稻米乡情馆,圆津禅院,翰林匾额博物馆,课植园,上海手工艺展示馆)。 开放时间:8:30-17:00。
交通概况:
朱家角位于青浦镇,上海体育场乘游4线直达,可直接排队上车买单程票,下午回程的车可能会紧张,买套票可能即便有票也没位子。 人民广场(成都北路大沽路穿插口)专线车,沪朱线(7:00-17:45)直达朱家角镇。车程约100分钟,票价9元; 人民广场—朱家角(普安路金陵路)专线车,沪朱快线(6:30-22:00)直达朱家角。 全程高速,车程约50分钟,票价12元。 自驾车线路:市区--延安高架路--沪青平高速公路入城段(A9公路)--中春路--沪青平公路(318国道)。 电话:021-59240077。
朱家角简介:
苍苍九峰北麓,茫茫淀山湖之滨,有块47平方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镇,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往常这颗灿烂明珠又在“金色玉带”――318国道的依靠下,放射出更夺目的荣耀。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朱家角,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
朱家角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天文地位非常优越,东靠虹桥国际机场,北连昆山,南接嘉兴,西通平望,淀山湖下游、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修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漫山遍野。在玩腻了一个个相同价高的人造景观后,人们莫不惊讶于上海市郊还有一块保存得如此完全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观,在这里能够寻觅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享用。无怪乎一位同济大学的名教授在考察朱家角后,不觉赞叹:“朱家角有这么丰盛的文明遗产,不仅是上海一宝,也是国家的珍宝”。台湾驰名已故作家三毛,到此曾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淳幽深,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视察了古镇朱家角后,不禁欣然命笔,写下了“全国历史名镇朱家角”多少个大字。
朱家角看点
慈门寺
即清华阁十二景中的“慈门杰阁”,为朱家角著名古刹,位于放生桥畔、漕港河边,初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原名“明远庵”。明嘉靖中毁于兵祸,隆庆五年,行脚僧“湛印”募款重修大雄宝殿,民间称为新殿。据传正殿如来佛的一对眼睛看上去像活的一样,夜里还会发光,是用“猫儿眼”宝石镶嵌,如来佛座垫下有一暗室,直通淀山通灵泉。大殿朱檐石柱、内塑十八罗汉,二十诸天于壁,凡所应有,无不毕具,寺遂成为大刹。
明万历三十九年,敕赐寺名为“护国明远慈门寺”,并赐乌斯藏大士一尊,经二十部,为此寺内专门建造观音阁和藏经阁,以收藏这二件御赐的镇寺之宝。由此慈门寺名声大振,香火旺盛。明崇帧元年(1628年)殿左建一座钟楼,楼高六丈二尺(20米),钟重二千五百斤,撞之声闻二十余里。每当风晨月夕,钟声隆隆,震于太空,鸣鸣遥闻,闻者肃但是醒,惶然以思,止恶而兴善,于警世之教,亦深有裨益。
几经战乱,慈门寺逐步衰落,民国期间,寺被改为医院,四十年代末仅存大殿、钟楼等建筑。五十年代初在原寺址建成县人民医院,现为朱家角人民医院住院部,原址上仅存雌雄古银杏各一株,仍然挺拔苍翠。
慈门街
现慈门街是在原基础上重建的,是百年老店涵大隆酱园的后院,内有文昌阁、九碑廊、龙泉地等。现为集商业、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商贸城。
珠溪园
珠溪园位于镇东首318国道的入口处,建于解放后,是朱家角镇上除西井街的课植园外的又一 课植园座园林。珠溪园原名共青公园,建于1956年。原为镇上富户蔡氏墓地,占地70多亩,内有池塘、小河,把墓辨别成3个圩头,以小桥相通。墓区内竹林、树木成片,花卉簇拥,栽有松、柏、梅、榆、棕、铁树等名贵树木和各种花卉。
课植园
青浦区朱家角镇是上海西部水网地区的一个大镇,1991年3月被发布为上海市历史文明名镇。课植园园址建在镇西井街147号,这是一处庄园式的园林修筑,园主姓马,名维骐,自号农圃。园取以“耕读”之意,题名“课植”,俗称马家花园。民国元年(1912年)始建,历时15年,花银30万元。花园坐西朝东,正墙门面对西井街巷。沿河有船舫、河埠、石驳岸。整个庄园由厅堂区、假山区、园林区三部分组成。各种修筑200余间,占地5.3万平方米。
北部为厅堂区,第一进为轿厅,其余为头厅、二厅、三厅和迎宾厅四进。二厅为二层楼建筑,楼上为马氏生活区。迎宾厅北为书城楼。围墙上饰有城垛,似小城楼。围墙中间和两旁有圆形月洞门。正南面月洞门后建一拱形旱桥。 南部为假山区。假山区内有打唱台、逍遥楼、观戏厅、荷花池、藕香亭、课植桥、钓鱼台、蝙蝠亭等。园内建筑构造精巧、声势雄伟、规划优雅。登上高五层的逍遥楼顶,远眺四方,全镇风景和盘托出,令人赏心悦目。长长的碑廊内,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三书写的“梅花诗”等碑刻数块,文徽明“游西山诗”、唐寅、周天球的诗文石刻共12块。经过十年动乱,还能如数完全保存实在有幸。
荷花池西为园林区,亦称稻香村。内有数十亩的各种花卉树木;北部有“耕九余三堂”,西南角上是小旅行区,有小假山、荷花池、九曲桥和倒挂狮子亭等。
圆津禅院
为清华阁十二景之一,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系禅宗曹溪一脉,淞吴名刹,因院 内供奉观音菩萨,故又名“娘娘庙”。禅院北临漕港,东傍珠溪,院舍结构小巧,佛像不多,但都精摹细琢,光彩耀目,庄轻浮穆。
禅院是历史上为重要的文物贮藏所,明清以来,许多文人雅士慕名纷繁前来,禅院成了明清时代文人酬唱往还之所,文明底蕴深厚。清初住持语石大师善于丹青金石,广交翰墨。尔后凡七传二百余年,悉以书画名世。王时敏、王原祁以及王昶、刘墉、郑板桥、钱大昕、董其昌、徐乾学等诸多名人均来过禅院泼墨挥毫、留下诗画墨迹。其中王昶亦曾为禅院撰写碑文等,并寄存了他著述的部分书板及其他许多故物。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寺院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修建了“亦峰居”、“漕溪草堂”、“墨花禅”、“息躬室”、”清华阁”、”航斋”诸修筑,其中以“清华阁”最负盛名,它不仅是名人文士珍藏书画之处,而且环境漂亮,登上清华阁远眺近望,珠溪胜景尽收眼底。西自淀山湖,南及余山。东至三汾荡,北眺西漾淀,“皆微茫见于云树之外,而村落之疏密,渔舟商舶之往来,得一览而尽之”,故有清华阁十二景之称。
圆津禅院内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毁于战乱,局部为寺内不肖僧徒偷出变卖。至四十年代末期,珍品曾经不多,后大部分为江苏省文管会接纳,收藏于江苏省及苏州市博物馆,少数保存在青浦县博物馆。五十年代初,禅院被拆,现还保管有王昶所撰“重修清华阁记”、“振华长老塔铭刻”,及沈光莹撰“重修大殿记”石碑,成为禅院遗留下来的仅有文物。为了再现禅院往日景观,在圆津禅院修复委员会的主持下,由上海云湖集团、青浦广宏房地产公司鼎助,于2000年5月开工修“三圣殿”,重建“圆通宝殿”等,同年九月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