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台湾美丽的旅游风景
台湾是什么样子?那么近又那么远。一湾浅浅的海峡,是几代人美丽的遐想。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同根同文的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方式。那么疏离又那么亲密。虽然从没有踏上过那里的土地,但耳熟能详的阿里山、日月潭、澎湖湾,101大厦、诚品书店、吴宗宪……都让我对“亚洲之心——台湾”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怀。
第一站:踏上金门
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乘坐CA1891飞抵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午餐之后稍事休息,又乘车到达厦门五通码头,随后搭快轮走“小三通”航线抵达金门。
舟车劳顿之苦在踏上金门的那一刻烟消云散。金门本来只是闽南沿海的一座并不知名的小岛,却因为1958年8月23日的解放军“炮击金门”而震惊全世界,从那一刻起,金门的名字被世人所熟知。我们本次的台湾之行,就从金门开始。
不曾了解的战地文化
踏上金门的土地,立即能感受到最受关注的战地文化。的确,在这座面积只有150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大大小小的道路尽头或是十字路口都能看到迷彩反空降堡,壮阔的海滩上有密密排列的用于反登陆的防御铁角,而行车经过的农田里还有无数直刺向天空的反空降桩,它们与遍布全岛的废弃碉堡和坑道,构成了金门独特的战地旅游资源。穿行其中,那段炮火纷飞、战火连天的黑白岁月就在眼前。“炮击金门”战役一直持续到当年10月6日,此后大陆方面采取“单(日)打双(日)不打”的方式,直到1979年元旦。1992年金门解除战地政务之后,各种军用设施开始慢幔向观光旅游设施转变。
翟山坑道由人工在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上开凿而成,整整耗时五年,难度可想而知。翟山坑道由两部分组成:长100米、宽6米的坑道和总长357米的 A字形水道。原本作为登陆小艇回转及补给人员、物资之用,能够容纳小艇42艘,是“地下金门”的杰作之一。坑道内非常潮湿,走到尽头可以看到与大海直接贯通的洞口。洞外烈日炎炎,洞内凉风习习,是非常好的消夏胜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翟山坑道音乐节”每年都在这里举行,音乐家们会在小竹筏上顺水漂流,演奏民谣、世界名曲、古典音乐等。听众或席地而坐,或靠墙而立,只需用耳聆听,就能欣赏到利用坑道共鸣形成的浑然天成的音乐会。非常有趣的是,走到翟山尽头的时候可以收到大陆的手机信号,每当这时导游还会提醒你给大陆的家人或朋友打个电话!
在两岸对峙的紧张年代,不仅军方有坑道,就连民间也有。在金门县政府所在地地下,有一条全长2559.2米的金城民防坑道,可以说是非常完善的一个战斗网,坑道内有紧急救护站、待避处、进出突击口、曲折射击位置、发电机室等,好像一个神秘的地下堡垒。还有专门的地道通往金门县府、民众自卫队、土地银行、金电公司、金城车站、金门邮局、中小学等,行至该处,就会有相应的指示牌。窄窄的通道多数只能容一个人通行,偶有积水湿滑路段,要注意脚下安全。坑道内特别安排有灯光体验区、黑暗的炮声体验区来模拟当年的战况。
莒光楼是金门的精神图腾,它矗立在金城莒光湖旁,三层的楼体在周边宽阔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壮观。楼前的草坪边上有尊大炮,据说是明清时期留下来的。登上楼顶,举目远望,正前方清晰可见大陆厦门的海岸线,云淡风轻之日还能看见高高低低的楼宇。莒光楼是由当时驻守金门的胡琏督请的着名建筑师沉学海设计的,仿古代麒麟阁三层式建筑,外观雄伟、气宇非凡。莒光楼用来表彰士兵的英勇事迹,是金门战地精神的象征。
深入体验金门
想要全面了解金门,仅了解它的战地文化是远远不够的。闽南文化、侨乡文化也是独特的旅游资源。闽南居民是汉民族的一支,其语言及宗教信仰、民间习俗、宗庙祭祀等,都保留有许多汉民族的典章制度。从今日金门的传统民居、风狮信仰、宗祠庙宇和民俗节庆等活动,都能看出其中所保留的闽南文化特色。
金门民俗文化村是典型的闽南民居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廿六年,即公元1900年。进入文化村,面前是一片绿色的草坪,右手边整齐地生长着几株巨大的郁郁葱葱的相思树。依山面海而筑的十八栋住宅、家祠及学堂,全部房舍都采用闽南传统二进式建筑,金门人习称“山后十八间大厝”。整个聚落典雅宽广,石块构筑的地基看起来很坚固。红砖以“人字砌”的方法叠砌而成,檐顶、柱头、壁饰都非常精美。古厝前有小摊在兜售当地的纪念品,最有特色的莫过于风狮爷。风狮爷是金门民间的守护神。由于金门历来盗匪猖獗,战乱频发,岛上的林木曾经被损毁殆尽。每到冬季,强劲的东北风肆虐,导致田园荒芜,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当地居民从清朝起就设立镇风的辟邪物——风狮爷来镇风驱邪。
湶民水果餐已经开业五年多,自创的水果餐吸引着很多本地食客和外地游人。小店没有招牌,只有巷子口写着“湶民水果餐”字样。想要吃水果餐必须提前订位子,不过餐厅没有菜单,在水果餐上来之前,你完全不知道今晚的惊喜是什么。这儿的餐点是套餐式,我们当天吃的水果餐是500元的套餐。坐定后店家首先呈上的是骆梨汁,清爽的绿色和清凉的口感将盛夏的炎热很快消解。如果说水果色拉只是一曲美妙的前奏,那随后的松板猪肉水梨汤、香瓜炒南瓜蚌、芒果虾球、苹果炸鸡腿、凤梨樱花炒虾饭、芒果奶酪则款款令人赞不绝口。
地址:金宁乡盘山村下堡28-1号
狮山炮阵地又名震东坑道,是金门唯一坑道式的榴炮阵地,8月1日起才刚刚对游客开放。在那可以先观赏“狮山炮阵地及榴炮发展”影片,稍加了解之后再去参观各式榴炮展示区、各式火炮底火筒展示区等,相信会有更多收获。在8寸榴炮前,我们遇到了国立金门大学的吴一德教授,他是运动与休闲学系副教授,兼任体育室主任,正在带领学生们训练,为即将到来的炮操表演做准备。这是金门县为了活化军事观光资源,特地委托金门大学学生定期表演炮操的。等到本文刊出之时,相信学生们扮演炮兵,操作8寸榴弹炮的表演已经成为此地最佳卖点。
金门特产
金门一条根:金门一条根产于金门珠山村落,具有舒筋活血、祛风去湿、解热镇痛的功效。经过研究与开发,一条根被研制成膏药、茶、滚珠凝露、洗发乳沐浴乳等方便使用和携带的不同产品。目前比较知名的品牌有王大夫一条根、浯记一条根。
金门高粱酒:是台湾地区三大名酒之一,香醇甘洌,风味独特,非常受欢迎。在金门的两日,几乎餐餐有酒,而豪爽的金门人也会在席间用高度的白酒频频跟你碰杯。
金合利钢刀:炮击金门时共47万发炮弹落在金门岛上,但却意外地使当地的制刀业有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以炮弹壳为原料纯手工打造的钢刀是刀中极品。这里的各种刀具造型精美,出人意料。如果你没有买刀的打算,也可以去店铺中参观制作钢刀的过程。
地址:金门县892金宁镇伯玉路一段236?7号
马家面线:马家面线口感很Q,除了传统的原味面线外,还不断结合金门当地农产品进行了很多创新口味,是非常不错的台湾伴手礼。
地址:金门县金宁乡伯玉路一段228-3号
第二站:南投风华
南投县是全台中唯一不临海的县份,翻开其历史,但凡人文史迹或自然资源,莫不与山林有关,是名副其实的高山县。一早从金门搭乘立荣航空682航班前往台中之后,我们先前往南投。南投竹山号称“前山第一城”,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在竹山金竹味享用过“在地的好滋味”(台湾语,意为当地的美味)后,一行人便赶往集集小镇。
故事是用飞驰的轮子和无限延展的铁道写成的。弥漫着柴香的山村是我们归站时的家园,也是岁月的驿程。火车的记忆承载过很多人年少时的笑语承载过土地的乡情。——王灏
怀旧的旅行
集集小镇是个位于南投的纯美小镇,也是个充满活力的乐活小镇。小镇有一座距今已有将近80年的老火车站,用桧木建造,古色古香,是所有游客一定要留影的地方。集集铁路是上世纪初日本人为了修建日月潭发电厂,方便运送物资而修建的,电厂完成后改兼客货运。1999年大地震后,当地政府本着“原地、原貌、原材料”的原则,修复了这座火车站。现在的火车站早已没有了过去的繁忙,只有兴致盎然的游人在此拍照留念。窄窄的铁轨,黑色的老式火车头,站在车站前的广场,恍若时光倒流。
不大的候车厅干净整洁,墙上张贴的列车时刻表鲜有人真正关注。真正让人兴奋的是亲身体验观光小火车。捏着旧版的火车票,站在高高的月台上,旁边立着的是旧式站牌,翘首期盼火车进站的身影。其实,我们期盼的并不只是小火车,而是那段逝去的值得铭记的岁月。
恋恋车埕
集集支线是现在台铁仅存的三大支线之一,而本次怀旧旅行的终点站是车埕。车埕是集集支线的终点站,有“最后的火车站”之称。现在看到的车埕火车站也是在9?21大地震后重新修建的,木质材料的外观造型典雅,匠心独具,与山城的景观搭配得天然相依,因此也被誉为“最美丽的火车站”。几经兴衰后的车埕如今以“铁道、电力、木业、农特产”为观光发展方向,成为具有生活环境博物馆特色的活聚落。
特别推荐车埕木业展示馆,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往昔此地林业发展的沿革。这个展示馆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枯燥无聊。按当时比例设计重建的建筑采用穿透性视觉设计,在参观的同时,还有实物模型、解说系统等设施的配合,你可以亲身感受到建筑结构之美。在体验工厂,你可以体验木工DIY的乐趣,并且把自己制作的成品带回家作为纪念。
车埕有一位着名的铁道画家名叫李建民,他把对火车的浓浓乡情全都融入画作。在游客服务中心等地方,可以看到他笔下的车埕和集集小火车。那些浓缩的情感也是我对车埕最后的印象。
TIPS:
出发前往集集主要有三种方式
自行开车
A.南下 国道3号(中二高)——民间交流道——台16线——集集
B.南下 国道3号(中二高)——南投服务站——中寮乡——投139线——集集(本线路可避开塞车)
C.北上 国道3号(中二高)——竹山交流道——集山路——集集
客运
A.南下 可至台中干城车站,搭乘总达客运往水里;每十五分钟一班次,中途在集集下车即可
B.北上 由二水、员林竹山,搭乘员林客运往水里,中途在集集下车即可
火车
南下、北上均搭至二水火车站,转搭集集支线
情牵日月潭
关于日月潭,应该有很多的话想说才对。可是真正写到这里,反而不知该如何描述。对大陆游客而言,日月潭可以说是熟悉又陌生的风景。它是我们言及台湾必称的地方,从小的教科书赋予了我们对它的向往。很多台湾人不太明白,为什么大陆游客会对日月潭趋之若鹜,他们有所不知,那是长久以来的一种情结。
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也是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双潭秋月是台湾八景之一。关于日月潭之美,我想应该不必赘述,因为它的朝霞暮霭、山峰倒影、日隐月明、烟笼雾罩,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名人逸士曾经吟咏过。我所做的,就是先去看3D版的日月潭风光影片,然后继续怀着满心的期许去欣赏其风景。我们逗留时间有限,所见到的只是日月潭千姿百态中的一个侧面。据日月潭风景区管理处处长张振乾推荐,他最喜爱的是清晨和黄昏时的日月潭,那时薄雾笼罩,整个潭水好像被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充满古典东方的含蓄美。而享受日月潭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此小住几日,放松自己,或沿步道慢慢探索,或环潭自由骑行。
第三站:享受台中
台中是台湾三大城市之一,也是公认的艺术人文城市和最好的美食体验地。这里有各种艺术人文展示馆,如台湾美术馆、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丰乐雕塑公园等,还有让人眩目的缤纷林立的餐饮店,许多风靡全台甚至全亚洲的消费性餐饮风潮都源于台中,特别是经久不衰的泡沫红茶。下飞机后是一个热情的欢迎仪式,台中特产凤梨酥、浓香又不粘牙的牛轧糖、吃过就难忘的太阳饼、从没见过的竹炭花生……哦,这样的台中,初见面就叫我们想长久地停留。
夜市美食记
台中的第一晚在逢甲夜市度过。其实台湾夜市是组成台湾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里不仅仅是各种小吃的集散地,还是引领时尚、张扬个性的风向标。想要了解地道的台湾生活,夜市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逢甲夜市是台湾最大最着名的观光夜市。当我们穿过安静的逢甲大学后,热闹的夜市就这样以高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夜市的发达程度超乎我的想象,恰逢周末,各条干道都人潮汹涌,水泄不通。各种新奇有趣的小吃摊摆满路边,不少摊点前还排满了人,长长的队伍看似拥挤,实则非常有序。大肠包小肠看起来广受欢迎,队伍一直排到路的那边。这是90年代就兴起的一种小吃,是将体积较大的糯米肠切开后,再夹住体积较小的台式香肠,与美国的热狗有异曲同工之妙。古早味粉圆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珍珠奶茶,只不过粉圆是用手工做成的,手工制作耗时耗力,但味道确是机器加工所不能比的。还有新奇的熊掌包、美味的水果冰糖葫芦、宜兰三星葱饼、好大鸡排、起士洋芋、健康冰淇淋……总之叫你眼花缭乱,欲罢不能。在去夜市之前, 本来做了很详细的攻略,但我发现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刻意去寻找某样东西,特别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放松自己去享受就好,随意地走走停停,看到中意的东西就试试,相信会给你别样的惊喜。
地址: 台中市西屯区逢甲路跟福星路交叉口
停车场: 逢甲路、福星路皆有停车场
彩虹眷村
在去往彩虹眷村的路上,导游先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眷村。眷村在台湾,通常是指1949年到1960年代,在国共内战失利的国民政府,为了安排被迫从大陆各省迁徙到台湾的国民党军和其眷属而兴建的房舍。从六十年代之后,眷村渐渐地凋零了,但从眷村中走出了大量名人,如邓丽君、林青霞、任贤齐、李立群、刘德凯、吴小莉、宋楚瑜等,他们都曾成为当时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眷村都是忧伤的。眷村的很多房子都是临时搭建的,过于简陋,不适合长期居住。很多年轻人也渐渐走出眷村,留下来的多数是年迈的“荣民”(指1949年后随国民党到台的退伍军人)。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位于城中的这些破败的建筑群被认为是“闹市里的贫民窟”,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其实有很多已经被拆除。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住在眷村的一位88岁高龄的退伍老兵黄永阜老伯突发奇想,拿起手中的颜料和画笔,在眷村的巷子和墙壁上开始信手涂鸦。最先变得五彩斑斓的是自己的家,接着是左邻右舍,然后是巷口、马路、沟渠、石头……渐渐地,整座眷村变成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彩虹眷村被一群大学生发现并公布在网上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眷村,关注它的社会价值、关注它的历史意义。在黄老伯的笔下,那些花草树木、外星人、熊猫以及各种可爱的图案呈现出梦幻般的趣味,同时很多美好的祝福也寄托在内。我们前去拜访时黄老伯在家,正好有一位几十年没有联系的老伯伯来看望他。他们用家乡话熟络地聊着,我站在一旁,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聊什么,但他们激动的神情却深深感染着我。还是不要去打搅他吧,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由生活,尽情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