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的美景 神秘的中南海风光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这里的风景不错大家看去看看感受不一样的风景位于北京故宫西侧,鳌玉桥以南,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奇丽小编给你介绍中南海的美景神秘的中南海风光!
前身为西苑,在解放前中南海一直是列朝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的地方,主要景物有紫光阁、勤政殿、蕉园、水云榭、瀛台、丰泽园和静谷等。
现在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党的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办公所在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居住地。
中南海始建于辽金时代,明清时期曾是封建统治者的皇家园林。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南海成为北洋政府的办公地点。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它作为公园对民众开放。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枢,最高行政权力的象征和代名词,也是令世人倍感神秘的地方。
南海位于中海之南,以蜈蚣桥为分界。南海的主要建筑都集中于瀛台。瀛台上有着金碧辉煌的亭台宫殿,是清代康熙、乾隆、光绪和慈禧太后的主要活动场所。及至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于
中南海新华门
瀛台,这座热闹一时水中岛屿日趋冷清,后来光绪皇帝死于瀛台的涵元殿中。新华门中南海正门,位于西长安街上,是中南海的标志性建筑,为两层楼房,面阔七间,下层中央三间为门洞。卷棚歇山顶,绿剪边黄琉璃瓦。新华门原为乾隆时期建造的宝月楼,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改楼为门,并以“新中华民国”之意取名为“新华门”。同时在门内修建影壁,拆除门外清真寺,在长安街对面修筑花墙挡住破烂民居,并将义和团运动时被焚毁的端王府一对石狮移于门前。新华门两旁八字影壁墙上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标语。门内影壁题字为毛泽东手书“为人民服务”。
新华门原为宝月楼,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皇帝还为上下各有三间房的宝月楼题写了“仰视俯察”的匾额。
传说宝月楼是乾隆皇帝为讨得香妃的欢心而建。香妃入宫后思念家乡终日闷闷不乐,乾隆皇帝就建了宝月楼,还在楼对面建了回营和清真寺等回人生活的街市,使得香妃登楼就可见到家乡景色。后来皇太后得知此事,暗中缢死了香妃。然而宝月楼建在容妃(香妃)进京之前,乾隆并非为她所建宝月楼,这段传说虚构的成分居多[2],尽管如此,后人还是由此衍生出了一些动人的故事。
宝月楼原本不与外边相通,及至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把中南海作为他的总统府,还将宝月楼改建成总统府大门,更名为新华门。新华门从此取代西苑门成了中南海的正门。
瀛台明时称“南台”,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在岛上修筑大量殿宇并改为现名。瀛台岛北有石桥与岸上相连,桥南为仁曜门,门南为翔鸾阁,正殿七间,左右延楼19间。再南为涵元门,内为瀛台主体建筑涵元殿。由于岛上存在坡度,该殿北立面为单层建筑,南面则为两层楼阁,称“蓬莱阁”。涵元殿北有配殿两座,东为庆云殿,西为景星殿;殿南两侧建筑,东为藻韵楼,西为绮思楼。藻韵楼之东有补桐书屋和随安室,乾隆时为书房,东北为待月轩和镜光亭。绮思楼向西为长春书屋和漱芳润,周围有长廊,名为“八音克谐”,及“怀抱爽”亭。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曾被囚禁于瀛台。袁世凯称帝后亦曾将副总统黎元洪软禁于此。瀛台现为举办宴会及招待活动的场所。
翔鸾阁位于瀛台的北部,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瀛台的正门。翔鸾阁坐南朝北,高两层,左右共有房十四间,左右延楼共有房三十八间。
涵元殿位于翔鸾阁之后,为瀛台的正殿。此处是清皇室在瀛台游玩和摆宴的主要活动场所;康熙和乾隆时,这里又是皇帝宴请王公宗室和大臣权贵之处,涵元殿的热闹风光随光绪皇帝死于此处而消逝。
丰泽园在瀛台之北,康熙年间建造,曾为养蚕之处。雍正年间皇帝在举行亲耕礼之前在此演礼。丰泽园内主体建筑为惇叙殿,光绪年间改名为颐年殿,民国时改名颐年堂,袁世凯曾在此办公。1949年后改为会议场所。颐年堂东为菊香书屋,为毛泽东居住地。丰泽园西有荷风蕙露亭、崇雅殿、静憩轩、怀远斋和纯一斋,荷风蕙露亭北为静谷,为一座幽静的小园林。静谷再北为春耦斋,民国时为总统办公处,1949年后改为会议及娱乐场所。
静谷位于丰泽园西侧,是个自成一体的园中之园。园内的主要建筑有长廊、春藕斋和桂秀轩。
怀仁堂位于丰泽园东北,原为仪銮殿旧址。仪銮殿于光绪时用六年的时间建成,慈禧太后迁入居住并在此殿召见大臣并处理政务。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把从事过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囚禁于瀛台,自己就在仪銮殿亲自训政,使得仪銮殿取代了紫禁城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政治中心。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在此居住,其间不慎失火,将殿烧毁。慈禧太后后另在中海西岸修建新仪鸾殿,后改名佛照楼,袁世凯称帝前改名怀仁堂,用于办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拆除原建筑,修建中式屋顶的两层楼房,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这里举行过若干重大会议。
勤政殿位于中海与南海之间的堤岸上,正门德昌门即南海的北门。原建筑在中华民国初年已被拆除,仅存地名。
淑清院位于南海东北角,为乾隆时修建的小型园林,风格类似北海公园静心斋。园内有“流水音”亭、葆光室、蓬瀛在望殿、云绘楼、清音阁、日知阁、万字廊、双环万寿亭等建筑,1949年后将双环万寿亭移至天坛公园,并拆除部分古建,修建卫戍部队营房及办公人员宿舍。
顺治帝早逝,康熙帝奉母命多次到五台山朝圣,民间便有了顺治皇帝其实未死,而是到五台山出了家的传说,由此还演义出许多精彩的文学作品。
补桐书屋是太湖石上的一个小院落,院内南屋名补桐书屋,北屋名随安室。康熙年间,身为贝勒的乾隆就在这里读书。当时院中有两株老桐树,其中一株因病枯死,后又补种一株。枯死之树用其材制成四琴存在屋中。北屋的随安室之名,就是取其随遇而安的意思。
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成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中心。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共开国元老都曾在此居住和办公。
据作家王凡、东平在《我家住在中南海》一书考证,毛泽东原本不愿住中南海。1949年,第一任北平市市长叶剑英正式打报告,敦请中共中央进驻中南海,要把中南海当做长久的办公处和居所。毛泽东却说:“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最后,毛泽东是否搬进中南海一事,被摆到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桌面上,终以少数服从多数议决,毛泽东和部分中央直属机关入住中南海。
全国80%人民愿意看看中央领导人的办公环境
杜修贤曾任新华社驻中南海摄影组负责人兼中央新闻组组长,被人们称为“红墙里的摄影师”。1960年,他第一次踏入中南海,给中央领导人拍照。1986年退休后,他与人合作出版了《红镜头中的毛泽东》一书,一组组记录毛泽东中南海生活的珍贵镜头,使该书风行一时。
“中南海有好多门。中南海开放的时候,观众只允许走东门,工作人员出入走西门,南边的正门新华门则是接待重要外宾时所用。”杜修贤回忆说。
杜修贤所说的“开放的时候”,指的是从1980年5月开始,中南海开放毛主席故居、静谷和南海的瀛台三部分,每到周六、周日,有组织地接待群众参观。观众入口是中南海的东门,门牌号是南长街81号。
关于那次开放中南海的背景和目的,有着不同的说法。据一位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过的人士介绍,当时开放中南海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要在国人与世界面前树立思想解放的形象,经济因素考量很少。
一位同样在中南海里工作过的吴女士告诉《凤凰周刊》:“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央领
©2016baidu-data©navinfo&cennavi&道道通
中南海
导大部分不住在中南海,再加上游人希望到中南海里看看,因此开放了一段时间。一张门票10元钱。”但也有曾经游览过中南海的人回忆,当时是免费开放。
杜修贤则很直白地将这次开放的目的表达为“创收”。“中南海里还开了一个照相铺”,他说。
“红墙风”劲吹,形成一种奇特的“中南海经济”。中南海香烟、中南海系列品牌酒等中南海商标已为国人耳熟能详;在出版界,更是热潮滚滚。《中南海珍藏画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中南海古迹楹联》、《中南海年鉴、大事记》、《健康红宝书:中南海与中国高层医疗保健专家对你说》之类的书籍,一直热销。
随着中国逐渐迈向旅游大国,重新开放中南海成为旅游业业内一个富有魅力的题材。
“如果把中南海作为一个旅游线路开发,势必会成为与故宫、天坛、长城一样的经典线路。”北京市旅游局的一位官员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说。他同时表示:“北京市旅游局和国家旅游局需要协商一个方案上报中央,让中央定夺是否开放中南海。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方向和结果。”
北京旅游行业协会秘书长文威小时候在中南海旁边长大,但中南海对他依然充满神秘感。在他看来,国内外游客想参观中南海的愿望很大,除了天安门,估计80%的人都愿意去看一看中央领导人的办公环境怎么样。
北京青年旅行社办公室主任刘京魁则表示:“开放中南海景点,势必会带动北京其他旅游项目的发展。”
据北京《法制晚报》报道,北京市政府有关人士指出,北京市拟报批开放中南海部分景观的计划,并将听取各界意见。
观光开放
1977年至1989年曾对公众开放南海的部分景观,包括丰泽园、瀛台等。当时游客的入口是在中南海的东门正门,称“西苑门”以南的南长街81号。
1989年,中南海停止对外开放[4]至今。
2004年11月11日,在北京酒店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传出消息,北京市旅游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向中央申报了中南海部分区域向旅游者开放的项目。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2005年公布的一份市场调查显示,有65%的国内游客、22%的国际游客希望参观中南海。
以上介绍介绍中南海的美景神秘的中南海风光!。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这里的风景不错大家看去看看感受不一样的风景位于北京故宫西侧,鳌玉桥以南,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