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挖耳垢会带来的危害(2)
如果偶尔自己清理耳垢,哪些方法是可取的呢?
一般干耳通常用耳扒子清理,但要小心不要挖得太深、太用力,以免挖破耳膜或皮肤,而且要避免与别人共用。湿耳者通常习惯用棉花棒,普遍认为这是最安全,干净的方法之一。
根据医学研究,开封后的棉花棒盒很容易长霉菌,所以最好购买小包使用,打开后应尽快用完。大部份的求诊病患中,因使用棉花棒而导致外身发炎的机率在80%以上,所以用棉花棒清洁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若是运用得当,你的手指可能是最便宜也是最安全的挖耳垢工具,但可不包括留得长又尖的脏指甲呢!
正确的清耳垢方式
事实上,正确的清耳垢方式是用手指包住毛巾后再往耳朵洞口方向擦拭,可避免手指指甲伤及周围皮肤,如果是自己动手的话,也不一定非得把耳朵最里面清得一干二净不可,以免危险;至于清洁的时间最好是在浴后,因为此时耳垢在软时则容易自动掉出,不必特别处理。湿黏状的耳垢则须定期(约一至二月)请医师清理,最为安全。
其他清耳垢方法
用矿物油、甘油或滴耳液软化耳垢,再进行清除,另外,过氧化氢或尿素过氧化物也有助于清理耳垢。
另一种方法大家都熟悉,那就是冲洗:侧头,控制住耳朵的外部,轻轻地将耳道拽直,用注射筒慢慢将水直接沿着耳壁注入耳朵里,然后转头让水自然流出。不过这个过程要重复数次,且水温应该与体温一致,过冷或过热的水都可能使你产生头昏眼花的感觉。耳膜破损的人千万不要冲洗耳朵,它可能引起感染或其它问题。当耳垢被冲洗出来后,轻轻弄干耳朵。但如果冲洗不出来的话,最好到健康机构寻找专家的帮助。
小智慧大健康:保持正确行走姿势 健康问答:耳垢与健康的“私密”关系
Q:通过耳垢,我们能发现哪些健康秘密?
A:我们都知道耳垢——从我们的耳朵里渗出来的那种烦人的、粘乎乎的有时带臭味的东西。耳垢在医学上称为耵聍,主要由耵聍(一种蜡状物)和皮脂(一种油脂)组成的,当然,还有40多种其它物质,其中包括死去的皮肤细胞。耳垢实际上分为两种——干燥的和潮湿的——每个人的耳垢类型是由个人的基因决定的。
如果你偶尔发现枕头上有耳垢,最可能的情况就是这是一种健康的信号,说明你的耳朵自我清洁功能很好。不过,如果你的耳朵里排出来的是一团团的蜡状物,那么这可能是一种奇异的警告信号,说明你的饮食中油脂含量太少了。
不同人种的耳垢也不一样。欧洲和非洲血统的人的耳垢往往潮湿、粘稠、呈棕色;美洲土著人和亚洲人的耳垢往往干燥、松脆、呈灰色或者米黄色。耳垢潮湿的女性似乎患乳腺癌的风险更大一些。实际上,那些耳垢象欧洲人的一样潮湿的日本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亚洲型干燥耳垢的日本女性要高一些。
另外,耳垢过多可能是提醒你有点过于热心地清洁自己的耳朵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过度清洁耳朵反而可能会导致耳垢堵塞耳朵。把坚硬的不能弯曲的物体放入耳朵中,比如,棉签或者小手指,会导致鼓膜穿孔,也会把危险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带入耳朵内。
Q:有些人在掏耳朵时,嗓子会感到发痒,甚至会引起一阵咳嗽,这是怎么回事呢?
A:人的耳道皮肤和咽喉粘膜在神经分布上有一段“亲缘”关系。人体内的第10对脑神经(共有2对脑神经),也就是迷走神经,它包含运动和感觉两种神经纤维,与其他脑神经相比,迷走神经行程最长,分布也广,从运动器官到感觉器官,从颈部到胸腔直至腹腔,因其“远走他乡”“容易迷路”,所以叫迷走神经。它不仅分支管理喉头粘膜传来的感觉,而且还分出小支延伸到外耳道,特别是外耳道后壁的皮肤上有不少它的小分支。当刺激神经“总电缆”里的任何一根分支时,同时就有可能牵动其他部分。有些人掏耳朵时,由于刺激了耳道皮肤内的迷走神经的细小分支,大脑一时错误地认为,迷走神经的其他分支也受到了刺激。这样,使人感觉到似乎喉头也有东西在刺激发痒,于是“假情报”传至大脑便会引起咳嗽,以清除可能闯进来的“异物”或“黏痰”。
相反,当咽喉粘膜有了毛病的时候,也会影响到耳朵,这就是有些嗓子痛的病人(像患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气管炎等)为什么同时会引起耳朵痒或痛的道理。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等嗓子的毛病痊愈后,耳朵痒痛的感觉自然也就消失了。
Q:耳垢湿重易生狐臭,是吗?
A:日本长崎大学医学院一帮学者在研究耳垢发现耳垢和腋臭有很大的关系,发现耳垢湿厚易生狐臭的形象。虽然它们发生在不同部位,却同属一种疾病,都是由其所在部位分泌的液体被细菌分解后导致,因此它们常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难道耳垢湿厚真的易生狐臭是吗?据医学专家们发现,耳垢较湿、厚的人体味也比较浓,这是因为人的腋窝也是有分泌腺,分泌出散发臭味的化学物质。原来耳垢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身体的信息。
Q:耳垢还与哪些疾病有联系呢?
A:耳垢与你的癌症几率有关: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流行病学家尼古拉发现,妇女耳垢的形态特征和她们患乳癌的几率颇有关系。这听起来似乎很神奇。事实上,乳房和耳朵的一个共同点是两者都有分泌腺。如果一个妇女的耳垢多而湿,那么她患乳癌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耳垢因此能当作评估患乳腺癌几率大小的指标,检验方法非常简易。
从耳垢可查糖尿病:俄罗斯医学家发现,糖尿病患者耳部耵聍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形成耳垢较多,且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他们对1200名可疑糖尿病患者的耳垢进行葡萄糖含量检测,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中葡萄糖含量多在0.1微克以上。而健康人的耳垢中不含葡萄糖或含量甚微。我国医务人员对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亦做过葡萄糖的含量测定,结果与上述报告类似。因此,凡感耳痒且耳垢异常增多者,应考虑是否患有糖尿病,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
看耳垢判断心脏健康:哈佛健康医学出版社托马斯·李博士研究发现:耳垢和心脏病之间存在着部分关联。湿度较大的耳垢是褐色的,黏性大,含有大约50%的脂肪和20%的蛋白质;干燥的耳垢是灰色的,薄而易剥落,含有18%的脂肪和43%的蛋白质。湿度较大的耳垢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关联,表明人体内含更多的β型载脂蛋白,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从而引发心血管病;而耳垢较干燥的人寿命相对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