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国营养学家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人的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一路走低,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孩子们的蔬果摄入量远低于10年前。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美国的困扰,许多国家都在担忧国民吃蔬菜越来越少,从而会导致相关慢性病,如高血脂、心脏病、癌症等的发病率攀升。
吃素是好,但营养专家又建议肉奶蛋都需要。肉、菜的这个比例问题让许多人都头疼,肉吃多怕胖,蔬菜吃多了担心营养不良。渐渐地,许多人就开始对这些吃饭问题感到困惑:“我们老祖宗到底是喜吃素,还是喜食肉?为什么有段时间不吃肉,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开始‘馋肉’?人难道天生就是肉食动物吗?”
从牙齿上看人类到底该吃荤吃素
也有科学家从另外的角度来探索古代的饮食结构。杨坚说,有的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是也可以得到不少启示,比如有的人从人体器官牙齿谈起。
人的齿共有32颗(上下各16颗),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从前向后分别是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左右对称),以16颗上牙为例(上牙犬齿比较突出),所占的颗数分别是:门牙4颗、犬齿2颗、前臼齿4颗、臼齿6颗。在这些齿中,大体可把犬齿看做是百分之百“加工”肉食的——从老虎用大犬齿嚼肉食和人们一般用犬齿开启啤酒瓶盖中可得到启示;门齿、前臼齿加工肉食和素食的功能各半;而臼齿加工素食起码占60%的功能。这样概算以后说明,人的牙齿有60%是吃素食的,40%是吃肉的。
再从人的消化道的消化功能看,也可大体说明人是肉、素同食的杂食性动物:人体比狮子、老虎等肉食动物的消化道要长,大体说明人食肉的消化功能比纯食肉动物的要差;但人体的消化道又比食草动物要短,又说明人完全吃禾谷类食物的话,人体所需营养吸收是不够的。
古人吃肉少不是不喜欢而是吃不起
虽然最初的猿人是杂食动物,以素为主,以肉为辅,但随着农业结构的变化,中外饮食差异也渐渐起了变化,“这也证明了,人从来没有天生吃素或者吃肉一说,人喜欢吃什么,有时更多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
中国农业博物馆徐旺生研究员曾经对中外饮食做过大量的研究,他研究认为,其实很大程度,人是喜欢吃肉的,人虽然是杂食动物,但主要是由于受经济结构的影响。饮食的原料结构的不同直接源于农业结构。
在西方,农业结构一直是一种农牧混合型结构,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发展,食物既来自种植,也来自养殖,因此欧洲人的饮食中除了谷物蔬菜以外,肉奶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